桓溫在北伐的過程中,多次在朝廷進行周旋。當時,朝廷下詔書給桓溫,不準他北伐,改授他並、司、冀三州,罷免他的都督。桓溫上表不受,又加他侍中、大司馬、都督中外諸軍事、假黃鉞。
久懷異誌意欲篡晉
桓溫素有野心,他曾躺在床上對親信說:“為人寂然無所作為,將會被漢文帝、漢景帝所笑”,接著又按著枕頭坐起來說:“男子漢既然不能流芳百世,也應當遺臭萬年!”其部下見桓溫出此不臣之言,沒有人敢答對。桓溫對於叛逆王敦甚為傾慕,有一次經過王敦墓,連聲說:“可人,可人”,稱讚王敦能行非常之舉。桓溫雖官居大司馬之職,還想奪取皇帝寶座。
晉廢帝太和六年(372),桓溫逼褚太後下詔廢掉皇帝司馬奕,並把他事先起草好的詔令交給太後。太後沒辦法,隻好提筆加了一句話:“我不幸遭受了這樣的種種憂患,想到死去的和活著的,心如刀絞!”桓溫召集百官於朝堂,宣讀太後詔令,廢皇帝為東海王,立會稽王司馬昱為新皇帝。桓溫改立新帝後,開始陷害一些政見與他不合的皇族和大臣,將殷、庾兩大強族的勢力削除殆盡。桓溫殺掉了東海王司馬奕的3個兒子和他們的母親。
桓溫誅殺了殷、庾等人以後,威勢顯赫至極。簡文帝雖然身處帝王的至尊地位,但懾於桓溫權勢,常懼被廢,實際上也僅僅是拱手沉默而已。此前,火星居於太微、南蕃之間,過了一個月,司馬奕就被廢黜。
簡文帝在位不到2年,便憂憤而病。簡文帝命其子司馬曜繼位,是為孝武帝,他又緊急征召大司馬桓溫入朝輔政,一天一夜接連發出四道詔令,桓溫推辭不來。
於是是簡文帝就讓王坦之修改了詔書,說:“宗族國家之事,一概聽命於大司馬桓溫,就像諸葛亮、王導輔政時的做法一樣。”這一天,簡文帝駕崩。桓溫希望簡文帝臨終前將皇位禪讓給自己,不這樣的話,也應當讓他攝政。這個願望沒能實現,他非常憤怒,寧康元年(373)二月,大司馬桓溫來建康(今南京)晉見孝武帝,屯重兵於新亭(今南京南)。孝武帝詔令吏部尚書謝安、侍中王坦之到新亭迎接。這時,都城裏人心浮動,有人說桓溫要殺掉王坦之、謝安,接著晉王室的天下就要轉落他人之手。王坦之非常害怕,謝安則神色不變。桓溫抵達朝廷以後,百官夾道叩拜。桓溫部署重兵守衛,接待會見朝廷百官,有地位名望的人全都驚慌失色。謝安和王坦之去見桓溫,桓溫與謝安笑談良久。
桓溫回至姑孰,病漸沉重,但其野心未已,桓溫病重的時候,暗示朝廷給他以加九錫的禮遇,多次派人去催促。謝安、王坦之故意拖延此事,讓袁宏草擬詔令,前後十多天也沒有最後定稿。不久,桓溫就死去了。
韓擒虎
韓擒虎(538-592),隋代著名將領。原名擒豹,字子通。河南東坦(今河南新安東)人。韓擒虎身材高大,氣力過人,武藝嫻熟,同時喜好讀書,他軍功卓著,為隋朝建立和統一立下汗馬功勞。
文武全才功在北周
韓擒虎出生將門,身材魁梧,容貌偉岸,性情豪放,素有膽略。他自幼酷愛武藝,又有吃苦精神,十八般器械無所不習,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武功。除喜好武功外,讀書也是他的愛好,諸子百家無所不覽,尤其是對史書更是愛不釋手,對曆代王朝興衰都能知其大意。由於文武全才,再加上其父親的關係,周太祖宇文泰就發現了這個青年英雄並給予稱讚。北周天和三年(568),他的父親去世,他承襲了其父新義郡公的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