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成就篇(20)(3 / 3)

在“國家教學基地”建設過程中,學院采取了一係列有力措施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如:堅持學院領導、教授上教學第一線;大力培養青年教師,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開展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的研討;優化課程體係,加強精品課程建設;改革教學內容,加強精品教材建設;將“數學實驗”課程率先納入工科各專業教學計劃必修課;研製多媒體教學係統,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提升教學水平;開設數學H班與雙語教學,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分流培養;開設討論課,進行教學方法改革;舉辦數學係列專題講座、校內高等數學競賽與數學建模競賽,參加全國和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等,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1997年“加強數學建模課程建設,深化工科數學教學改革”項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000年編寫出版了教學改革研究專著《新世紀工科數學教育探索》,獲四川省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2001年《線性代數與空間解析幾何》教材被評為“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編寫出版了全國“麵向21世紀課程”教材《實用數值計算方法》;2001年項目編號“數學係列課程教學內容與課程體係改革的研究與實踐”(與外校聯合)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項目“建設一流國家教學基地,深化工科數學教學改革”獲四川省教學成果一等獎;項目“在大學數學教育中培養創新意識與應用能力的研究與實踐”(與外校聯合)獲四川省教學成果一等獎;項目“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創新人才”獲四川省教學成果三等獎;2003年出版了《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數學教學改革研究論文專輯》;2003—2005年“微積分”、“線性代數與空間解析幾何”、“數學建模”、“軟件工程”先後被評為“四川省精品課程”,2004年“線性代數與空間解析幾何”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2004年“國家工科數學課程教學基地”通過教育部專家組驗收,2005年教育部公布電子科技大學被評為優秀“基地”;2005年項目“全方位構建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工科數學教學平台”獲四川省教學成果一等獎;2006年《微積分》、《線性代數與空間解析幾何》、《數學建模》教材被評為“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2001年以來正式編寫出版教材18部(含工科研究生教材《矩陣理論》、《隨機過程及應用》、《數值分析》);發表教學改革研究論文120多篇;開發與研製多媒體教學課件與軟件21項(其中線性代數課件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組織培訓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取得優秀成績,2002—2005年有10個隊獲全國一等獎、11個隊獲全國二等獎,參加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取得突出成績,2004年有一個隊獲傑出獎(Outstanding),其論文在美國雜誌《UMAP Journal》上發表,為學校爭得了榮譽。

五、師資隊伍

經過多年師資隊伍建設,應用數學學院現已具有一支學術與教學水平較高、結構合理、富有活力、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愛崗敬業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員82人,其中教師71人、幹部11人。教授16人、副教授與高級工程師23人、講師29人。具有博士學位和在職攻讀博士學位的40人。

在教師隊伍中,有長江特聘教授1人,四川省學術帶頭人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人,四川省跨世紀傑出青年科技帶頭人1人,四川省學術帶頭人後備人選3人;教育部全國數學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教育部全國高校教學研究會數學學科委員會委員2人;享受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2人,成都市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1人;獲全國教學名師獎1人,全國優秀教師獎1人,全國師德先進個人獎1人,全國電子工業係統先進工作者獎1人,四川省師德標兵獎1人;獲校教學名師獎1人、校優秀教師獎3人、校優秀青年教師獎3人;經學校專家評定校級“優秀主講教師”18人;獲得“校最受歡迎的基礎課教師”獎15人。

六、實驗室與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