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電子的科學研究是我院的特色,特別是在軍口“863”、軍事電子預研等領域更是我院科研工作的優勢所在。充分利用“校青年基金”,扶持青年教師的科研起步,鼓勵他們的創新思想,發現和培養年輕的學術帶頭人。初步形成了以各類基金和國家“863”計劃項目為主體的、定位於應用基礎研究、有一定特色的較穩定的研究隊伍。不斷加強科研基地建設,建成國內高校中唯一能進行大功率微波、毫米波器件的理論研究、計算機模擬、製管工藝研究到冷、熱測試的完整研究基地。
2001年到2005年間,學院科研經費近7500萬元,2005年當年經費達2100餘萬元,比2001年翻了一番;獲省、部級獎項17項,劉盛綱院士還榮獲國際紅外與毫米波領域的學術大獎K.J.BUTON獎;申請和授權專利42項,發表科研論文1100餘篇,其中被三大檢索係統收錄論文329篇,顯示出較強的科研實力。
學院還鼓勵教師轉變觀念,到市場中尋找課題。與知名企業——美的集團成功組建“電子科技大學-美的”聯合實驗室,讓科學研究走向市場,讓科學技術直接為企業服務,成效明顯。
4.隊伍建設夯基礎
學院自成立以來,先後有40餘位青年教師考取了在職博士研究生,學院引進和選留各種層次的青年教師60餘名,另外還選留碩博連讀師資12名。現在學院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人數已占教師總人數的40%以上,比2001年增長了兩倍;青年教授的人數也占學院教授總人數的一半以上,比2001年學院成立時在崗青年教授人數翻了兩番,師資隊伍狀況得到很大改善,合理結構基本形成。
現在學院擁有一支以中國科學院院士劉盛綱教授為帶頭人、以1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7位博士生導師、27位教授、26位副教授為核心的、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教學科研隊伍,另外還有一批有較強理論基礎、有豐富經驗和實踐能力的工程技術人員。到“十一五”末期,學院的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人數將達60%以上。師資隊伍建設工作的成效,使學院進一步強基固本,推動了學院各方麵工作的快速發展,也為學院今後的快速和持續發展夯實了基礎,增加了活力和動力。
5.加強黨建作保障
學院黨總支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結合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以及新組建學院的實際情況,緊緊抓住“發展”這條主線,在規劃“發展”中構思黨建工作,帶領基層黨支部和廣大黨員,圍繞學院中心工作,立足本職,服務全局,在推進“發展”中開展並加強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保證了黨的方針政策和學校和各項決策在學院得到很好的實施。
黨總支十分重視學院班子建設,把“團結、奮進,勤政、廉政”作為學院班子成員的工作準則,使學院領導班子形成了黨政團結和諧、齊抓共管學院工作的良好工作狀態,為學院穩定發展提供了可靠保障。學院的發展實踐證明,新組建的學院成功地走過了團結融合、穩定發展的4年,學院班子的團結協調、決策得當、奮進廉政是極為重要的因素。
學院黨總支通過各種形式加強基層支部的思想建設和組織建設,成效顯著。基層黨支部的組織能力和工作推進力得到較大的增強,廣大黨員在教學科研和學習中較好地發揮了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以黨風帶學風,以黨風促教風,為學院穩定發展起到了帶頭和推動作用。學校自2003年起實施“目標責任製管理”三年來,學院兩年被評為優秀、一年為良,名列各學院前茅。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物理電子學院將發揚50年成功創業的“成電精神”,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開拓,銳意進取,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師資隊伍建設為關鍵,以培養創新人才和加強科學研究為核心,突出重點,全麵發展。在今後的5~10年內,學院將努力保持國家重點學科“物理電子學”的國內領先水平,爭取將無線電物理學科、光學學科和凝聚態物理學科建成國家重點學科;科技創新堅持不懈,要在保持科研經費穩定增長的態勢下,做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加快教學改革與創新,使人才培養具有明顯特色,努力將學院建成具有國內一流水平的研究型學院,為創建國內外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做出新貢獻。
(撰稿:物理電子學院校慶工作組)
一、學院發展曆程回顧
(一)1.係名的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