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曆史的車輪已經駛入21世紀,嶄新的時代為我們展示了一個廣闊的舞台。世紀之初,電子科技大學已踏上了跨越又一個新台階的征程,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任重而道遠。基建後勤戰線的幹部職工將繼續發揚光榮傳統,弘揚優良校風,振奮精神,與時俱進,以百倍的信心、昂揚的鬥誌,追求卓越,拒絕平庸,為電子科技大學快速發展添磚加瓦,再創輝煌。
(供稿單位:基建處、後勤管理處、後勤集團、校醫院
撰稿:餘敏明郝欽偉曲福輝等)
安全保衛工作關係著師生員工的生命財產安全,更關係著學校改革、發展和穩定。我校從籌建之初就非常重視安全保衛工作,在學校發展的各個階段,保衛工作緊緊圍繞黨和國家以及學校不同曆史時期中心任務而開展,與學校的發展息息相關。50年來,我校保衛組織機構從不健全到健全,隊伍從不公開到公開,任務從突擊性到規範化目標性,在不同的曆史時期,幾代人默默奉獻,為學校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一、艱苦奮鬥創業多艱(1956—1976年)
1956年6月,籌建中的成都電訊工程學院成立保衛科,成員中有的是剛脫下軍裝的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有的是從地方公安部門直接選調到學校的幹警,也有剛參加革命工作的青年,構成了保衛人員班底。
建國初期,國家的政治形勢比較嚴峻,各方麵情況都比較複雜,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企事業單位保衛組織是公安機關的基層組織,我校保衛工作的主要任務是,“反右”、“審幹”、“清隊”和打擊壞分子。學校當時屬軍工院校,承擔了大量的軍事科研任務,保衛、保密級別高,對師生員工政治審查的任務特別重,大量的外調(異地調查)工作,主要由保衛處同誌承擔完成,建校初期的10年間基本上沒有間斷過。
當時食、宿、通信、交通各方麵水平很低,有些同誌接受外調任務後,一出校門就是半年。工作任務艱巨,條件艱苦。通過大家埋頭苦幹,齊心協力,成績斐然,1956—1958年,學校先後查清多起案件,純潔了隊伍,保證了教學科研生產順利進行。
1959年3月,學校正式成立了保衛保密處,下設三科:保密科、保衛科、治安科。槍支及警用裝備也得到補充和規範管理。明確了保衛工作職責:保密宣傳教育,防止失、泄、竊密事件發生;科研重要部門的安全保衛、政審;協助公安機關偵察破案,偵破一般刑事案件;消防工作、安防工作,治安宣傳,以及做好門衛工作,戶口管理工作等。1960年學校根據當時安全保衛工作形勢要求,在各係和機關總支設立專職保衛幹部,還專門成立了治安委員會,下設8個分會,小組若幹,共有200多名成員,以黨、團員為骨幹,形成了一個群防群治網絡。根據國防科學技術保密綱要和公安部有關文件要求擬訂了《保衛安全製度》、《物資管理製度》、《保密製度》等規範性文件。1961年學校組建了經濟民警隊,在治安科領導下,主要工作是擔任門衛及重要部門的執勤、警衛,到1966年撤銷。1964年10月學校決定將保衛保密處改為保衛處,撤銷了保密科(保密工作部分由院辦兼任)。1965年5月,保衛保密處改為黨委保衛部,加強了黨對保衛工作的領導。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國,造反派踢開黨委鬧“革命”,由院革命委員會設立的人保組實質上替代了保衛處。保衛工作基本上處於停止狀態。直到1972年,院黨委重新建立,保衛處(部)恢複工作,協助公安局破獲多件大案、要案。
二、解放思想調整隊伍(1977—2000年)
1976年粉碎“四人幫”,各行各業都迅速轉入了恢複、整頓學習和重建階段,學校的保衛組織和機構建設得到了逐步恢複。1979年1月正式建立黨委保衛部和保衛處,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1984年12月,又成立了校衛隊,1986年為加強保衛處的業務建設和適應改革開放治安形勢發展需要,保衛處下設調研科、治安科、治保會和消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