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成就篇(13)(1 / 3)

基建後勤事業是一個由基建管理體係、後勤管理體係、保障服務體係有機結合的係統。管理是基建後勤工作的關鍵,基建後勤工作的特點和性質,決定了它具有特殊的“科研”功能,中央領導曾多次強調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與基建後勤隊伍的科學管理是分不開的,包括了後勤工作的先進科學管理功能。在基建方麵,從征地、規劃設計、勘查、施工、材料供應、招投標管理等方麵製定了一係列製度和工作流程,通過製度建設,完善科學的決策係統並注重組織實施與監控,確保基建工作的有序進行;後勤保障方麵,主要對後勤保障的設施、設備、手段等物質條件的使用管理,同時包括固定資產管理、維修改造項目管理、非營利性經營項目管理、後勤財務管理等等,推行“雙目標管理”和服務承諾製,形成製度化,管理目標和經濟目標的落實,做到科學化。通過管理科學化、製度化建設,從而強化基建後勤保障能力,是基建後勤工作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措施保障。

4.積極爭取上級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的理解和支持,是基建後勤工作任務順利有效完成的重要前提

50年來,電子科技大學經曆了幾次上級主管部門的變更,不同的上級主管部門,都對學校給予了大力的支持,也正是因為和有了上級的大力支持,學校才有今天的發展和成就。50年來,學校與地方政府的聯係,由於曆史和時代的原因,或多或少,但是,隻要是學校懇請和希望地方政府給予支持的,學校都得到了支持。因此,學校應當也必須和地方政府保持緊密聯係,積極主動地把學校的建設和發展融入到國民經濟建設主戰場,並與地方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緊密聯係在一起。尤其是基建後勤工作,與地方政府、政府相關部門和單位聯係尤為緊密,更應當得到他們的充分理解和政策的大力支持,才可能順利有效地實施和完成。學校通過主動向四川省、成都市、有關區政府及相關主管部門彙報,工作中的具體困難都得到了地方政府領導和主管部門的理解與支持,為學校發展建設和相關後勤工作的順利實施創造了條件。

5.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強化安全責任,確保後勤工作安全責任事故為“零”

後勤工作無小事,安全工作是關鍵。學校基建後勤安全工作涉及食品衛生安全、生產安全、消防安全、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交通運輸服務安全、學生公寓和教職工住宅安全、子弟校和幼兒園的校園安全、衛生防疫和醫療安全管理等方麵,必須事事安全第一,時時警鍾長鳴。堅持實行安全工作“一把手”負責製,建立安全工作組織領導體係,健全安全管理製度,明確安全工作職責,強化安全意識教育,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建立安全工作應急機製,完善安全應急預案,確保基建後勤工作安全責任事故為“零”。

四、基建後勤工作今後主要的任務

“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進入“十一五”,學校的基建後勤工作重心將轉向清水河校區建設,為實現學校進一步跨越式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有了前麵50年的經驗積累,新校區的建設和管理,都將立足於新的起點和高度全麵展開。

清水河校區位於成都市高新技術開發區西區合作街道辦事處範圍內,東臨繞城高速路500米生態綠化帶外側,北接成灌高速路,南臨IT大道,西連廣場路,占地3081畝,規劃建築麵積達145萬平方米,基本建設分三期完成。清水河校區將建設成一個以生態城市和綠色學府為主要特質的,厚重、典雅、大氣、和諧的數字化校園。2006年,一期工程49萬平方米的建築正在緊鑼密鼓的建設中,一個嶄新的校園不久將矗立在成都平原清水河畔。

清水河校區的建設,給後勤保障帶來新的課題和新的探索。我們將在學校黨政的統一領導和正確決策指引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樹立“大後勤”理念,統籌協調,形成合力,運用市場經濟規律和現代科學方法,構築“大後勤”保障體係,探索出一條新型的有電子科技大學特色的後勤保障改革發展之路,竭力為我校辦學空間、辦學規模和辦學實力的迅速擴大和提升提供高質量、高水平的後勤保障服務平台。

曾幾何時,在梧桐掩映的沙河畔,四季如畫的銀杏林,高大挺拔的香樟樹,沁人心脾的梔子花,香飄十裏的桂花,綠茵如毯的草坪映襯和伴隨了多少莘莘學子晨讀的身影;莊重典雅、氣勢恢宏、錯落有致的教學樓群,功能齊全、配套完善的體育場館,平整烏黑的瀝青道路,花崗岩裝扮的廣場行道,寬敞明亮的食堂公寓,花園式的住宅小區,無不滲透著電子科技大學的領導者和建設者的匠心獨運;佳木蔥蘢,碧草如茵,花香鳥語,融和著自然人文美與科學精神魂的電訊園仿佛都在訴說著電子科技大學昨天的成就、今日的風采和明天的理想與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