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轉變觀念,加大基礎設施改造、維修、管理力度,加強校園環境建設
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以及社會經濟突飛猛進的發展,高等教育進入到全麵綜合力競爭階段,除了教學、科研等傳統競爭點外,校園環境及其綜合管理水平以及校園文化建設日益成為高校不可或缺的競爭條件。在這個競爭過程中,各個高校都意識到基建後勤的重要性,以擴招為契機,紛紛加大基建投資規模,提高後勤保障力度,打造安全文明、和諧優美的校園環境,提升學校綜合競爭力。
為適應教學、科研對基礎設施日益增長的需要,近年來我校先後投資了5000餘萬元,先後對整個校區進行了重新布局規劃,老校舍進行翻新改造,校園道路重新鋪設,對沙河校區的給水、排水管網、電力等能源保障設施設備重新進行了規範改造,使教學、科研條件及水電配套設施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時,在原來校園綠化的基礎上,引入現代園林藝術理念,對整個校園的綠化進行了全方位的規劃和調整,布局更加合理,層次更加分明,各類高大喬木2500餘株,校園綠化麵積達到10萬平方米,占校區總麵積的30%。此外,通過積極爭取地方政府的支持,校區周邊環境得以全麵整治和美化,使曆經半個世紀的電訊園煥然一新。
4.堅持“服務第一,保障有力”的管理理念,以人為本,建設了一支能為學校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的後勤隊伍
50年來,後勤人堅持“服務第一,保障有力”的管理理念,遵循“服務教學,廉潔高效”的工作方針,不斷創新工作方法,改革管理手段,學校麵貌和後勤保障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教育事業健康、穩步、快速地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後勤保證。針對膳食保障、學生公寓管理、接待供應、醫療衛生、車輛保障、維修維護等後勤工作的特點,先後製定和出台規章製度,有效地規範和推動了後勤服務管理工作。尤其是近幾年來,強化“以人為本”,以“人才培養為中心”的工作理念,引入了ISO9000質量管理體係,充分地調動了幹部職工的積極性,促進了後勤工作質量的全麵提升。為了改善人才和隊伍結構,先後從大學畢業生、軍轉幹部中選調了大批懂管理、有專業技能的同誌進入後勤工作隊伍,尤其近幾年選派和引進了一大批高學曆、高素質、高水平的年富力強的中青年人才充實到基建後勤隊伍,不僅優化了基建後勤工作人才隊伍機構,而且改善了基建後勤工作科學化、知識化、專業化的人才工作環境,有力地推動和提升了基建後勤隊伍的工作水平。
三、50年來基建後勤事業發展的基本經驗
1.學校領導對基建後勤工作的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是基建後勤事業發展的關鍵
基建後勤工作是學校整體工作的一部分,基建後勤的到位與否直接影響到我校教育事業的進步與發展,因此基建後勤工作必須有一個長期的、可持續發展的規劃和行之有效的工作管理體係,學校領導給予的政策支持、經費保障以及各方麵領導的理解和支持是基建後勤工作發展的關鍵所在。
2.打造一支素質優良的基建後勤工作隊伍是事業發展的組織保證
基建後勤工作,必須要有一支懂專業、會管理,有事業心、責任心和充滿愛心的幹部職工隊伍。組織建設和隊伍培訓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務。學校選拔優秀的幹部到基建後勤工作正是對基建後勤工作的重視和支持,基本建設管理、後勤當家理財不但要勤奮務實,還必須要精明能幹。基建後勤係統隨著時代的變遷,不斷組織幹部職工的學習培訓和交流活動,直接關係到工程建設的質量、進度、投資控製、後勤保障及安全管理的成敗。建設一支樂於學習、善於學習、勇於實踐、善於實踐,並能夠將學校利益、國家利益和個人前途及利益有機結合的幹部職工隊伍是基建後勤工作發展的重要保證。通過多年的努力,基建後勤係統學習型組織建設已初見成效。
3.建立健全規章製度,管理科學化、製度化建設是基建後勤事業發展的措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