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成就篇(11)(2 / 3)

近年來,學校將國際合作與交流工作列入黨政工作要點,提出學校國際交流年度工作計劃,大力拓展國際交流渠道,為學校的“人才戰略”服務。

(1)青年骨幹教師英語培訓:為了保證學校師資隊伍的可持續發展,學校尤其注重青年骨幹教師的培養,從各個方麵鼓勵青年教師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從2002年起,學校每年暑期組織20名左右的青年骨幹教師,赴澳大利亞進行為期40天的英語強化訓練,提高了青年教師的英語水平,大大增強了參與國際學術交流的能力。

(2)青年骨幹教師出國進修:為加快學術隊伍建設,促進我校與世界各國(地)高校或科研機構間的合作與交流,擴大中青年骨幹教師的知識視野,了解國際前沿科技動態,增強自身創新能力,將最新的科技前沿、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先進的課程和教材、先進的管理方法和思想帶回學校,促進學校教學、科研、管理的不斷發展,學校每年選派20名左右的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赴國(境)外進修。

(3)國家留學基金委和教育部項目:組織廣大教師積極申報國家留學基金委和教育部項目,如“高校基礎課任課教師出國研修項目”等,從多種渠道派出教師。

3.通過校級互訪,促進與世界知名高校的交流與合作

學校每年派出校級代表團到世界知名高校訪問、交流,建立友好合作關係。然後,通過具體項目的實施,鼓勵學者教授開展聯合培養和互派人員交流,學習先進的教學和科研經驗。

4.通過與知名跨國公司的合作,鼓勵廣大教師積極參與國際合作

通過與知名跨國公司之間多種多樣的合作方式,使廣大教師有機會接觸國際先進的設備和工藝,開拓國際視野,提高國際合作與交流的意識和能力。學校先後與美國安森美半導體公司、美國國家半導體公司、INTEL公司、IBM公司和AGILENT 公司簽訂了友好合作協議,建立聯合實驗室20多個,開展了科技合作項目。通過與美國國家半導體公司和美國深軟科技公司合作,完成了第三代移動通信係統中WCDMA手機芯片驗證係統,為進一步的手機芯片設計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總的說來,從2001年起,電子科技大學外事工作就漸漸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通過機構改革,學校建立了一支結構合理、富有活力的外事工作隊伍。在學校“外事工作小組”的領導下,通過主動出擊,積極聯係國外友好單位和專家學者,促進了校級代表團互訪和高層次人員的交流;通過與友好學校的積極溝通和交流,開展了學生交流計劃;通過共建聯合實驗室、設立獎學金和開展合作研究等形式,與國內外知名的IT類科研機構和企事業單位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係。為給專家來校工作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2002年高標準裝修了18套專家公寓,配備了齊全的家用設施;為向校內教職工及時宣傳國家外事政策和動態,建立了專門的外事工作網站,定期搜索和更新國家相關政策;為響應國家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認真執行和貫徹中外合作辦學條例,申請舉辦了兩個合作辦學項目:“法語聯盟成都法語培訓中心”和“電子科大-韋伯斯特合作IMBA項目”;為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國際交流和合作,相繼出台了“骨幹教師出國進修計劃”、“青年骨幹教師英語培訓”和“青年教師出席國際會議專項基金”等具體措施,極大地促進了學校外事工作。

學校的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日益頻繁,從一般的學術報告、學術座談、講學,逐步發展到合作科研,技術指導、培訓,舉辦學術會議及技術交流展覽等多種形式。2001—2006年6月,學校共召開國際(雙邊)學術會議19次,派出人員1020人次,接待外賓1900人次,聘請外國專家800人次。據《2004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2004年參加國際會議並發表論文數最多的前10所高校我校名列第八。頻繁的學術交流對迅速提高全校學生和留學預備人員的英語水平,縮短學校學科與國際學科前沿的差距以及學校了解產業界對人才需求等發揮了積極作用。2005年1月11日國際電磁科學院批準我校成立“國際電磁科學院電子科技大學分院”。該分院的成立標誌著我校電磁場與微波技術、無線電物理學科又有了一個更好的學術發展平台;3月,我校與IBM公司達成協議,價值1200萬美元的IBM Z900主機設備落戶我校,為學校開展廣泛的國際合作搭建了更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