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認真履行紀檢監察工作職能,必須強化紀檢監察內部製度建設
紀檢監察工作人員,是學校貫徹落實並維護黨紀政紀嚴肅性的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每一個人在工作中的言行舉止,無不體現紀檢監察幹部的素質,因此必須全方位地加強其內部製度建設,使他們自覺養成符合紀檢監察幹部要求的行為規範。這樣才能在工作中挺直腰板說話,一身正氣辦案。
50年的成電,50年的輝煌,孕育了可歌可泣的成電精神,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傑出人才,為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這無不使每一位成電人引以自豪。紀檢監察部門在其中做了一些工作,但遠遠還不夠,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全體紀檢、監察幹部將以主人翁的姿態,以慶祝建校50年為契機和新的起點,積極為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做出更大貢獻。
(撰稿:羅敬良宋天偉王利)
我校20年的審計工作,從無到有,逐步發展,並成為四川省教育係統內部審計協會理事單位之一,是黨委正確領導和全校廣大教職員工大力支持以及全體審計人員積極探索、努力開拓的結晶。
一、一、建立與發展
審計處前身為審計室,1987年8月成立,9月任命傅世全為副主任,1989年2月更名為審計監察處(處級單位),1993年6月黨委常委會決定審計處與紀委辦公室、監察處三個單位合署辦公(即“三署合一”辦公模式)至今。
審計處曆任的處領導有:1989年2月—1993年6月副處長為傅世全;1990年7月—1993年8月副處長為萬金貽;1993年9月—2001年9月處長為謝文利;2001年9月—2003年2月處長為周恒義,副處長為王利;2003年2月至現在,處長為羅敬良,副處長為王利,2006年2月任命宋天偉同誌為副處長。
二、成效與收獲
1.將服務寓於履職盡責的監督之中
全麵履行《審計法》賦予的監督職責,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在思想上必須樹立敢於審計、敢於監督的觀念。凡是按規定屬於我校審計管轄權的一切被審單位,都必須接受學校審計處的審計監督,不存在任何“禁區”或“特殊”的對象。從原來財務收支審計為主拓展到財務收支審計為基礎,開展經濟效益審計、內控製度評審、基建工程審計、合同審計、經濟責任審計等多種形式並存的局麵。審計力度明顯加強,在發現重大問題線索時注意“解剖麻雀”,深入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尋根溯源,查深查透。現在,在學校形成了一萬元以上的經費必審,各種經濟活動都要求審計參與。通過這些,保證了國家財經法紀的嚴肅性,同時也維護了學校的合法權益,起到了審計部門“經濟衛士”的應有作用。
2.真抓實幹,充分發揮審計作用
審計處代表學校行使內部審計監督職權,擔負著維護學校的合法權益、規範財務管理、為學校經濟發展和改革服務的職能,積極圍繞學校的中心工作開展審計監督。在20年中(主要是近5年),審計處共完成審計項目1166項,審計金額328846.4萬元,其中,財務收支審計34項,任期與屆中經濟責任審計19項,專項審計調查85項,基建修繕工程(一萬元以上必審項目)審計957項,清產核資審計15項,其他審計57項。經審計取得經濟效益3661.96萬元,其中直接經濟效益3661.96萬元;查出有問題違紀金額3196.49萬元。提出審計報告1000餘份,提出審計建議500多條,大部分在實際工作中得到落實,收到了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促進了學校各單位的經濟管理秩序的規範化。
同時逐步對學校各類大宗物資、儀器設備、建設工程項目、建築材料、生活及辦公用品、醫用設備采購等進行跟蹤審計,主要以參加其相應的招標活動,進而從參與具體的工作中從審計的角度提出規範物資采購、工程隊伍選擇程序和意見,提高了學校投資資金的使用效益。配合學校紀委、監察部門查辦經濟案件8起。
3.與時俱進,推動審計工作蓬勃發展
學校審計處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針對審計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進行深入分析、研究和總結。根據我們在具體審計工作中的實踐與探索,總結出審計處理所依據的“五嚴”原則,即:根據情節、性質和後果的不同,本著預算內嚴於預算外;消費性嚴於生產性;故意弄虛作假嚴於技術差錯;當年發現的嚴於往年發現的;有法不依的嚴於無法可依的,實事求是地分析處理。較好地解決了在經濟法律法規不盡完善的情況下,如何既依法審計又實事求是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