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成就篇(9)(1 / 3)

六、50年學生工作的基本經驗

建校50年,實踐和探索學生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最基本的有以下幾個方麵:

1.堅持黨的教育方針,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

高等學校培養的人才是否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是否願意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祖國服務,這是關係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前途和命運的問題。在新的曆史時期,學生工作要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黨的教育方針不動搖。在學生培養教育上,德、智、體、美,德育為先。

2.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學生工作

科學發展觀是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的根本指導方針,它要求學生工作必須“堅持以學生為本,促進學生的全麵發展”。因此,新的時期學生工作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根本指導方針。

3.培養和造就一支高素質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

一支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的高素質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是把學生培養成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保證,是做好學生工作的基本前提。

4.學生工作必須堅持不懈地圍繞“學風建設”這一核心,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成才

高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才,學生的根本任務是學習。學生工作就是努力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育和引導學生。因此,學生工作必須堅持不懈地圍繞“學風建設”這個核心,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成才。

50年來,我校學生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學生工作還任重道遠。我們必須用拒絕平庸、追求卓越的精神,譜寫學生工作的新篇章。

(撰稿:學生工作部)

50年來,紀委(監委)始終堅持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紀委組織協調、部門各負其責、師生員工廣泛參與的工作原則,認真完成黨章賦予的職責,在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紀檢監察的誕生、發展與壯大

1956年9月,成電第一批學生正式開學,開始了辦學的第一步。同年12月,院黨委決定建立黨委監察委員會。1956年12月12日,學校黨委會決定由徐恩澤任校監委書記、席德珍任監委副書記,委員由王樹泉、崔澤峰、張引、胡永泰、龐聯5人組成。

第一屆監察委員會於1957年11月14日成立。黨委決定由吳立人任監委書記、王樹泉任監委副書記,委員由徐恩澤、席德珍、王樹泉、崔澤峰、張引、胡永泰、龐聯7人組成。

第二屆監察委員會於1958年8月24日成立。黨委決定監委書記由黃艾民擔任,副書記由許思忠擔任,監委委員由黃艾民、許思忠、施佩珍、席德珍、張引5人組成。

第三屆監察委員會於1966年3月21日成立。校黨委第二次黨代會選舉產生了第三屆校監委會:監委書記王甲綱,監委副書記戴秉武,委員有王甲綱、戴秉武、王旭、林川、陳述典、酒永福、唐克信7人。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根據中央精神和新的《中國共產黨章程》,學校黨委於1979年7月重建了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

第一屆紀律檢查委員會於1979年7月20日成立。黨委決定由郝光擔任紀委書記,陳述典、喬學義擔任副書記,委員有郝光、陳述典、喬學義、王旭、酒永福、徐文镔、原鈞、叢林滋、冉照須、李鳴瓏、田炳林11人。

第二屆紀律檢查委員會於1981年4月28日成立。黨委擴大會選舉:原鈞同誌任紀委書記,陳述典、喬學義同誌任紀委副書記,原鈞、陳述典、喬學義、王旭、酒永福、冉照須、徐文镔、尹錫古、田炳林9人擔任委員。

第三屆紀律檢查委員會於1983年12月12日成立。校黨委第四次黨代會選舉:劉世明任紀委書記,陳述典、沈長發任紀委副書記,紀委委員由劉世明、陳述典、沈長發、王旭、林顯中、唐善成、韓浩忻擔任。1990年5月,紀委書記由黨委書記王明東兼任,沈長發同誌任紀委副書記,委員同上。1993年6月任命謝文利為紀委副書記。1994年9月,紀委工作由黨委副書記蒲旭東分管,紀委副書記由謝文利同誌擔任,由於大量的老同誌退休,增選謝文利、盧亞雄、羅敬良、張立誌為委員。

第四屆紀律檢查委員會於1995年5月31日成立。校黨委第五次黨代會選舉:蒲旭東同誌任紀委書記,謝文利同誌任紀委副書記,委員會由陳解生、李智、李懋、宋慧、羅敬良、謝文利、蒲旭東7人組成。2002年9月全校中層幹部實行公開競聘上崗,黨的幹部實行公開選拔,紀委副書記由周恒義同誌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