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成就篇(9)(2 / 3)

第五屆紀律檢查委員會於2003年1月成立。第六次黨代會選舉:黨委副書記羅大玉為紀委書記,羅敬良同誌為紀委副書記,委員會由羅大玉、周恒義、羅敬良、雷平、趙璧全、鍾守銘、宋慧、王利、楊俊輝、謝文利、徐紅兵、盧玉芳、郭蜀燕13人組成。

1993年6月,黨委常委會決定紀委辦公室和監察處、審計處合署辦公,紀委副書記兼監察處長和審計處長,實行“一套人馬,三塊牌子”,即“三署合一”辦公模式,一直延續至今。

二、紀檢監察取得的成效

1.努力培育廣大教職工“立黨為公,權為師生所用,利為師生所謀”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著力為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奠定紮實的思想基礎

“文化大革命”前,紀檢工作貫徹“懲處、監督、教育”六字方針,圍繞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條道路的鬥爭開展,重在以懲治教,在特定的曆史條件下,發揮了特定的作用。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逐步以建立“教育、製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係”為目標,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以規範黨員領導幹部以及重點環節、重點部門、重點崗位工作人員依法行政、廉潔從政為著眼點,針對反腐倡廉工作的長期性和艱巨性,探索靈活多樣的教育方式、方法,一步一個腳印地做好新形勢下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倡廉的宣傳教育工作:堅持每年至少召開一次紀委全會,研究和布置全年的工作;利用校電視台,播放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利用學校報刊發表反腐倡廉警示文章;印發相關學習資料;召開不同層麵的廉政座談會;召開畢業生黨員倡廉座談會;召開新任處級幹部廉政要求告誡會和部分中層幹部誡勉談話座談會;請省、市檢察院專家來校作形勢報告;舉辦廉政書法、廉政知識競賽活動;組織中層幹部參觀反腐成果展;開展廉政文化進校園大學生辯論賽;每年給中層幹部發廉政台曆、廉政手冊,結合反腐倡廉形勢編發學習資料;堅持每年中層幹部填寫《領導幹部個人廉政登記表》和簽訂廉政承諾書。這些舉措,從不同的角度營造良好的校園廉政文化氛圍。

2.努力構建與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相適應的保障、協調配合機製以及積極探索與完善適合我校實際的以教育、製度、監督為主要內容的懲治和預防體係,確保學校快速健康發展

通過50年的不懈努力,學校初步建立了適合電子科技大學快速可持續發展相適應的從嚴治黨和黨風廉政建設方麵較為完備的“教育、製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製度體係。主要在規範決策行為,規範管理行為,規範辦學行為,規範幹部人事管理、財務、基建、物資采購、校辦企業、後勤集團管理,校領導班子特別是主要負責人的監督,完善權力運行監控機製,新校區建設與管理八個方麵的製度建設,使教學、科研、管理、服務工作逐步走上了規範化、製度化管理的軌道,為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提供了製度保障。

3.恪盡職守,確保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財經紀律和人事政策在學校的各項工作中貫徹執行,為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提供紀律保證

1957年的整風運動中,監委的工作重點是“檢查、處理黨員違法亂紀的案件;檢查、處理整風運動中壓製民主、打擊報複以致妨礙運動開展的案件和用違反黨的政策的手段阻礙運動並造成惡果的案件;加強來信來訪和處理積案的工作;結合整風運動,研究黨員犯錯誤的各種表現,分析犯錯誤的社會根源,找出糾正的方法”。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風波中,對嚴重違反黨的政治紀律的黨員進行了組織(黨紀)處理。在2001年的“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活動中,經黨委挑選,紀委有三名同誌全程參加了“三講”辦公室工作。2003年上半年在全校開展了基層單位黨風廉政建設調研活動,2003年下半年又在省教育工作委員會的統一部署下,開展了教育行風民主評議活動;2004年在全校開展了“治理領導幹部收受禮品、禮金、有價證券,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清理‘小金庫’的專項教育整治活動”;2005年上半年利用繼續教育學院發生的違紀違法案件開展了警示教育;2005年全黨開展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我校紀委、監察全體同誌一方麵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教育活動中,自覺接受黨性鍛煉,另一方麵用紀檢監察黨員幹部的模範行動,在紀檢監察工作中體現先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