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成就篇(8)(3 / 3)

學校於2002年成立了藝術教育中心,經過近幾年的努力,取得了驕人的成績:2004年藝術類公選課榮獲校教學成果集體二等獎,原創歌曲《青春日記》中CD組合榮獲全國校園歌手大賽金獎;2005年獲四川省第四屆大學生藝術節一等獎6項,四川省體育舞蹈比賽第一名,全國第一屆大學生藝術展演中獲藝術表演類3個一等獎,藝術作品類(攝影)2個一等獎,在全國校園歌手大獎賽中獲唯一金獎。交響樂團入選“高雅藝術進校園巡演活動”代表教育部在西南財大等5所學校巡演;學生辯論隊2002年參加全國大專辯論賽獲得亞軍,2004年獲得冠軍,2005年獲得在新加坡舉行的國際大專辯論賽冠軍。

五、就業工作

建校以來,在黨的教育方針的指導下,在國家經濟體製改革的過程中,學校的畢業生就業不斷適應社會發展變化,大體經曆了以下幾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57—1970年,這一階段畢業生分配製度為“統包統分”,實行完全的國家計劃分配;第二階段是1974—1980年,這一階段的畢業生分配製度為“哪來哪去”;第三階段是1982—1995年,這一階段是由“國家計劃分配”製度逐步過渡到允許一定範圍的“供需見麵、雙向選擇”時期;第四階段是1996年至今,畢業生就業市場逐漸成熟,形成了“市場導向,宏觀調控,學校推薦,學生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就業機製。

1996—2000年,我校逐步建立完善了企業信息資源信息庫,積極開展就業雙選活動。每年均舉辦供需見麵會(即雙選會),另外,從1999年開始舉辦企業專場招聘會,多種形式的畢業生雙選活動,營造了良好的就業環境,畢業生就業逐步走向市場化道路。同時為適應就業市場的變化,自1996年開始,在全國率先對學生開設“就業指導課”。

1999年,在全國率選開展就業信息化建設。就業辦牽頭負責建立了http://job.uestc.edu.cn和http://jiuye.uestc.edu.cn 兩個網站,使我校的就業工作邁上了一個新台階。

進入21世紀,畢業生就業進一步市場化。伴隨著行業的飛速發展以及學校的多年努力,我校的畢業生就業進入良性循環,就業市場逐年火爆,多家企業提前半年入住學校搶聘人才。2000年底便提前完成了2001屆畢業生的就業任務,引起社會各界和應屆學生的高度關注。

2002—2003年,IT產業經曆了“冬天”的洗禮,我校畢業生就業也受到一定的影響,學校認真分析就業市場,積極轉變就業觀念,開拓性地開展工作。2003年起,學校提出了力爭“高就業率,高就業質量”的就業工作“雙高”目標。從規範就業日常工作入手,內抓“管理與培訓”,外抓“市場與調研”,充分利用我校專業優勢,強化以“服務、教育、管理”三大職能為核心的的就業工作理念。

2004年,教育部提出就業工作“全員化,全程化,信息化,專業化”的“四化”方針。麵對逐年增加的就業壓力,在之後的兩年時間裏,我校結合自身特點,積極開展就業雙選和就業指導工作。在原有大型“供需見麵會”和“專場招聘會”的基礎上,又嚐試舉辦中型的“行業專場”和“地域專場”招聘會,另外,為解決逐年增多的考研落榜生,舉辦了“春季雙選會”。這一係列舉措得到了上級有關部門以及學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

2006年,學校進一步“轉變就業觀念,拓展就業市場”,走出去,請進來,在保持與眾多企業友好合作關係的同時,積極與各地人才服務中心建立就業及實習基地,為學生順利就業提供保證。

50年來,學校共培養學生8萬餘人,主要分布在國防建設的主戰場、經濟建設的主陣地、信息產業的最前沿,集中在電子信息產業戰線和航天、航空、中船等十大軍工集團。學生選擇電子行業和國防科技領域的占總人數的60%;在區域上,集中在沿海城市及直轄市,比率高達85%。我校畢業生踏實、敬業、誠信、技術過硬等特質,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