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始終圍繞學校中心工作。堅持以推進學校各項中心工作為幹部隊伍建設和黨建工作的重心,牢牢抓住學校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始終突出學科建設、教學、科研、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等重點工作,深化改革,創新體製機製,不斷激發內在動力,加快構建幹部隊伍建設和黨建的長效機製,推動學校的全麵發展。
(3)始終突出以人為本。堅持把廣大師生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在幹部隊伍建設和黨建工作中,充分發揮幹部、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積極引導教職員工支持和參與學校各項改革,並通過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凝聚人心,激勵鬥誌,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4)始終強化製度創新。幹部隊伍建設和黨建工作的重要性要求我們必須不斷推進製度創新,通過製度創新促進工作規範化、科學化,從而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水平。
(5)始終強調團結合作。幹部隊伍建設和黨建工作由於其關係重大、涉及麵廣、情況複雜等特點,僅僅依靠組織部門的力量難以順利推進,需要各部門、各學院的精誠團結與密切合作,共同參與和支持幹部隊伍建設和黨建工作。
建校50年來,學校各項工作突飛猛進,屢創佳績。在這一發展曆程中,幹部隊伍建設和黨建工作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我們仍然清醒地看到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幹部隊伍的工作水平和綜合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基層黨支部作用的發揮還不平衡,在新形勢下工作的方法、手段、機製等創新不夠,針對性、實效性還不強;黨員的黨性修養和先進性教育有待加強。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將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加大改革力度,創新工作機製,完善製度體係,促進幹部選拔、考核和培訓的規範化,探索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的途徑,建立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長效機製。
(撰稿:黨委組織部)
建校50年來,我校學生工作根據黨和國家的要求,結合學校實際,依據青年學生的特點,遵循學生工作的規律,積極引導學生思想,規範學生行為,促進學生成才,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風格,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為學校的發展,為祖國現代化建設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一、學生工作管理體製和機構的變遷
1956年建校初期,人事處下設學生科,負責新生的政審複查工作,畢業生政審及分配派遣工作,學生助學金的評定、審查、管理及臨時困難生的補助工作,學生班級的組建和違紀處理工作。
1977年12月,學生的招生與分配工作由人事幹部部門轉至青年處,並改青年處為學生處。
1979年7月,院黨委下設學生工作部,負責招生、分配及學生獎學金發放工作,並進行學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等。
1981年4月,為了加強學生德育工作,成立德育教研室,由學生工作部部長兼任主任,德育教研室掛靠學生工作部。
1990年,黨委恢複設立學生工作部,並與學生處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學生工作實行黨政齊抓共管的管理體製。學生工作部(處)主要負責學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學生幹部隊伍建設,畢業生分配工作等。
2001年,武裝部與學生工作部合並辦公,學生工作部部長同時兼任武裝部部長。次年成立藝術教育中心,掛靠學生處。
2003年4月,為了加強校外社會投資學生公寓管理與協調,學校成立學生公寓管理辦公室,掛靠學生處,由一名學生處副處長兼任公寓管理辦公室主任。
2006年,學生工作部與學生處仍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武裝部和校團委與學生工作部合署辦公,研究生管理處處長和校團委書記兼學生工作部副部長,校藝術教育中心,公寓管理辦公室仍掛靠學生處。學生處下設學生思想教育科、學生管理科、學生就業工作辦公室(同時也是學生就業指導中心)。
二、學生工作隊伍建設
建校初的幾年,學校沒有專職從事學生工作的政工幹部。最初,建立了導師製,任課教師兼任導師,成立班導師組,對學生思想、學習、生活各方麵全麵負責,由教務處和係共同管理。1960年,院黨委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從各係高年級中抽調有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學生黨員擔任年級黨支部書記,實行半工半讀,適當延長在校學習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