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成就篇(4)(1 / 3)

建校伊始,學校就開始了研究生教育。1956年7月,高教部頒布《1956年高等學校招收副博士生暫行辦法》,批準23所工科院校146名導師有權招收四年製副博士研究生,我校是23所之一。當年分配招收無線電工學副博士研究生2名(經過考試,錄取1名),招收二年製研究生13人(後補充專家翻譯兩人,共15人),導師是前蘇聯專家依?弗?列別捷夫、弗·尤·羅金斯基。1957年,招收二年製研究生6人,導師為前蘇聯專家包·依·布拉金。1958-1959年,前蘇聯專家阿·阿·日喀列夫來我校擔任研究生課程教學,舉辦了電子光學方麵的學術專題講座。

通過4年籌建,我校實驗條件不斷完善,研究生教育積累了一定的經驗,1960—1965年,開始在多個專業方向招收3年製研究生。1960、1961兩年以推薦為主,1962年後以推薦考試擇優錄取為主。這段時期研究生培養以導師為主,教研室與係負責研究生的管理。

為滿足國家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對電子學人才的急需,1956—1965年,作為當時全國唯一的一所電子綜合大學,我校承擔起為全國培養電子領域高層次人才的任務,10年期間為全國各地區培養了進修生530人,他們結業後成為有關高校、研究所、工廠電子專業人才的種子,在全國開花結果。

2.恢複發展階段(1978—1985年)

“文革”期間,研究生教育中斷。1978年,經教育部、四機部批準,我校恢複研究生教育,當年有8個專業招生,共招收研究生41名。

學校1978、1979、1980級三屆共有23個專業、35個研究方向、41名導師,共招收研究生104人,占全國電子類專業同期招生總數的53%。

學校於1981年2月招收首屆博士研究生,錄取7人(占當年四川省招錄博士研究生的53.7%)。隨著國家恢複學位製度,1982年10月,經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批準,為73位研究生頒發了碩士學位證書。

我校研究生招生規模從1981年開始不斷擴大,從1981年招49人擴至1985年招298人。為了規範研究生教育,保證研究生培養質量,學校開始製定規章製度,完善組織管理。恢複和調整了校學術委員會,先後製定了20多個相應的規章與條例。同時,完成了電子工業部委托學校製定的“電路與係統”等6個學科的碩士培養方案和課程大綱。

1985年,我校被教育部批準為推薦優秀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試點院校。

3.穩步發展階段(1986—1994年)

1986年,學校貫徹國家教委發出的“七五”期間研究生教育要貫徹“保證質量、穩步發展”的通知精神,研究生教育進入穩步發展階段。

為解決“三線”重點軍工單位的急需,我校開始實行定向、委托培養。1987年,我校獲準成為對大學本科畢業在職人員實行單獨考試的試點院校。

這階段因不少出國進修訪問學者學成回國,為研究生開出不少新課,由1980年100多門增加到350多門。同時,學校開始實行淘汰製,先後淘汰51位不合格研究生。在此期間,為了總結工作,交流經驗,加強管理,召開了三次全校研究生教育工作會。這些措施有力地保證了研究生培養質量。

1987年,我校當選為“全國研究生教育與學位工作計算機管理研協組”副組長、西南片區分組長單位。1991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決定在電子科技大學設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工作站”,負責四川、西藏地區的信息與培訓。

1985年3月,我校隆重舉行首屆博士學位授予大會,8人被授予工學博士,是我國西南地區首批舉行博士授位典禮的高校。

1991年,我校培養的5位博士被國家教委、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表彰為“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碩士學位獲得者”。同年,我校有33位博士、碩士,12名導師,4名幹部被四川省教委表彰為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博士、碩士學位獲得者及優秀導師、優秀管理幹部。

4.快速發展階段(1995—2006年)

從1998年開始,我校開始招收專業學位碩士生,主要有工程碩士生和MBA兩類專業學位研究生。2004年,成為全國34所可自主劃定碩士研究生錄取分數線的高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