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成就篇(3)(3 / 3)

3.以“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為契機,大力推進學科建設

1997年,我校進入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行列。通過全校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我校“九五”“211工程”建設取得豐碩成果,順利通過國家驗收,獲得驗收專家組的高度評價。2002年,我校“十五”“211工程”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順利通過教育部專家組審核,年底,鄒壽彬校長在教育部直屬高校谘詢工作會上做了專題報告,得到了充分肯定。2006年7月,“十五”“211工程”建設項目全麵達到預期目標,圓滿通過國家驗收。學校分別對“九五”和“十五”“211工程”的建設目標、建設內容、質量效益、標誌性成果、發展方向與存在問題等內容認真進行了總結分析,為今後的學科建設積累了經驗。

2001年9月,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簽署了重點共建電子科技大學的協議,我校進入“985工程”重點建設大學行列。2003年10月,“985工程”一期建設順利完成;“985工程”二期建設項目於2004年獲準立項,2005年全麵啟動建設。其建設規劃重點突出、特色鮮明,得到上級主管部門的充分肯定。

2003年,學校全麵啟動了自籌經費學科建設項目。三年裏我校共有60多個項目獲準立項並啟動建設。2005年,學校順利完成2003年啟動的建設項目驗收工作。為鼓勵青年教師早日成長為學術帶頭人,我校於2005年新增設了“青年博士學科平台”建設項目,有20多個項目首批獲準立項。

2001年底,教育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批準我校成立“電子科技大學示範性軟件學院”。2003年,教育部對我校國家級示範性軟件學院進行中期評估檢查,得到專家組充分肯定;2006年,順利通過國家驗收。

學科建設積極促進了我校師資隊伍建設。1998年,我校有7個學科被教育部批準為長江學者計劃特聘教授設崗學科,至今已有11名教授獲聘;2002—2004年,選拔了70多位各學科領域骨幹教師到國外進修;2002—2005年,選派了90餘名優秀本科畢業生作為留校師資到國內著名高校重點學科攻讀博士學位(碩博連讀)。2004—2005年,啟動了8個“傑出人才引進計劃”學科建設項目,用於引進高層次人才的學術平台搭建。同時,利用學科建設平台,我校積極推動高層次學術交流,使學校的學術氛圍日見濃鬱,學術聲譽顯著提升。2003年,我校舉辦了含院士級別的高層次學術報告會共150多場,組織了6期校級博士生論壇;2004年9月,成功舉辦了“2004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電子信息領域)。2005年,主辦了首屆校級“學術骨幹大會”,舉辦了院士論壇10餘次、著名學者論壇近100次。

二、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曆程

研究生教育是我國教育結構中的高級層次,不同的曆史時期有其不同的具體要求和特色。我校20世紀50和60年代以培養高校師資為主,70和80年代以培養高校師資和研究人才為主。20世紀90年代以來,主要是培養科研人才、師資和高層次應用技術型人才。

1.起步階段(1956—197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