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韶華篇(13)(1 / 3)

三十抒懷

30周年校慶之際,我正從加拿大去到美國,也是秋日之時。坐在斯坦福大學美麗的校園內,秋雨剛過,看著那深綠中夾著微黃的草坪,望著那教堂大牆上美麗的聖經故事的壁畫,那赭紅色的屋頂的教室和圖書館,那作為標誌的塔樓,匆匆行走於教室間的學子,沿水池而坐的交談者……我那時想,要是成電的校園也有如此美麗,那多愜意!(17年後,當我又一次來到斯坦福大學時,校園的文化氛圍仍然那麼厚重,在紅頂平房的遐側添加了現代化的樓庭與雕塑,但教堂壁畫仍然栩栩如生。我在同一個水池和花台邊以同樣的姿勢留下了與17年前一樣的照片,真有點物是人非的感覺。)當時,計算機係總支書記陳國富老師給我來了一封信,要我給成電30周年校慶寫一篇稿。學習之餘,索盡枯腸,則有了《遠方的祝福》,成電30周年校慶紀念:

“秋日銀杏的金葉一定灑滿了校園,主樓旁挺拔的雪鬆,還是那麼矯健。遠方的學子,站在大洋彼岸,遙祝母校的生日,寄回心中的思念。從你懷中走出,還不過10年;你30歲的風采,正映照風華卓年。你在蓉城東郊屹立,象征電訊教育的基地;你在西部三線的奮鬥,是國防技術的中堅……計算機正走下神殿,來到我的桌前,其間迷人的軟件,更付我重任在肩……學成之日再回母校,把熱血與青春奉獻。”

中間的詩句已經忘掉,原稿也不知夾在哪本書中了。

四十抒懷

40周年是個大慶典,當時,我正在參與係史的寫作,了解並學習到了成電老一輩的很多可歌可泣的事跡。成電教師的艱苦奮鬥和默默奉獻的精神感動著我,教師是最無私的,他們把自己的所知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求學者。那時,我很想建一個計算機博物館,將我所收集到和保留下來的計算機“文物”放在裏麵,讓後來的學子親眼看看那些凝聚著電訊人青春、汗水和辛苦的東西。後來,又想去推動學校博物館的建立,雖然無功而返,但計算機博物館的情結一直在心中凝聚。緬懷過去,展望將來,於是,就有了40周年校慶紀念抒懷,采用《金縷曲》詞牌填詞一首:

“四十笑回首。電訊園、新顏再展,青春依舊。當年入川三勁旅,白手裝點金甌。為事業、人梯甘就。曆盡坎坷終不悔,磁光電、譽名誰敵手?創業難,君知否?

今朝看風雲奔走。四海內、碩果累累,桃李爭秀。求實創新人三代,團結勤奮索求。高科技、誰占鼇頭?繼往開來圖宏業,同攜手、任憑風雨驟。他日會,酹歌酒。”

這一年,同學回校歡聚一堂,師生見麵話語絮長。此前,應同學之鼓勵,寫了一首《校園之歌》,把我的情思給了校園、老師和同學:

“每當朝陽升起,又迎來一個豔陽天。每當同學相聚,都會談起我們的校園。啊!歲月悠悠、時光冉冉,學校的生活仍讓我夢繞魂牽。

我曾來到天府之國四川,成為電訊人的一員,我的周圍是一片新的天地,我眼前打開一幅繽紛的畫卷。我給媽媽談過校園的生活,我給鄉親們描繪過生活的校園。你看那綠蔭環繞、幽香滿園,誰想過這裏曾是荒野一片;看見那高樓直插雲天,難忘那艱苦的歲月、步履艱難。來自五湖四海的創業者、來自天南地北的莘莘學子,將它開墾為一片沃土、建成了一座聖園。

這一方沃土,培育了桃李天下;這一處聖園,播下智慧的種子萬千。啊!校園,知識在這裏升華,靈魂在這裏錘煉,從這裏走向社會,從這裏高揚風帆。縱然走過天南海北,難忘的還是你啊,校園!哺育我成長的搖籃。

是辛勤的園丁,在這裏耕耘、播種、澆灌;他們是閃光的彩石,去鋪路、去填海、去補天。有了他們,我們就像站在巨人的肩上,去俯瞰那科技世界,去飽覽那風光無限。啊!老師,像春蠶織就征衣,似甘露潤浸心田,不論春雨秋風、夏熱冬寒,你雙手托起星光燦爛。每當翻開新的一頁,都想起你啊,老師,愛的無私奉獻。

同學來自五湖四海,兄弟姐妹無間,懷揣人民期望,壯誌摩雲淩天。啊!同學,我們曾縱橫評談天下,我們曾攜手同攻難關,積多少抱負在胸,擔多少重任在肩。期待那收獲時節,我們再舉杯同慶,同學,歌聲會飛上九天。

校園的生活如夢一般,時光匆匆如飛逝之箭。在告別校園之際,我曾輾轉難眠,對老師、同學、校園的依戀,曾使我淚水漣漣。在這裏,我鑄就了知識和能力的利劍,在這裏,我把翱翔的翅膀初展。過去,我們曾朝夕相處,描繪過曆史的畫卷,明天,我們會共同追求,去實現我心中的夙願。啊!不論時過境遷、星移物換;不論伐木異國、采石他山,我將終身難忘:同學、老師、哺育我成長的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