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韶華篇(5)(1 / 3)

科研和學習之外,顧老師對學生畢業後發展的關心同樣讓人感動。1963年,全國電子學會在成都召開,很多學界著名的專家學者都來了。為了讓我熟悉業界的老前輩,顧老師讓我去當這次學會的秘書,對報告進行記錄整理,也鼓勵我參與討論。開始麵對這麼多享有盛名的專家學者,我隻顧埋頭記錄,不敢說什麼。老師見到後就來鼓勵我發問,於是我才鼓起勇氣參與到了會議的討論中去。這次會議裏由於我的表現和提出了一些有建設性的問題,給許多專家學者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會後,當時重慶郵電學院的校長還主動聯係我,希望我畢業後能到他那裏去工作。

恩師的言傳身教和學校良好的科研學術氛圍使我對母校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對老師的崇敬使我對教師的神聖職業有了特殊的熱愛。畢業分配時,在老師的建議下,我放棄了到北京中科院自動化所從事科研工作的機會,留在成電任教,一直到今天。

(萬棟義口述陸遊龍整理)

父親離開我們已經5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仍曆曆在目。我們兄弟姐妹的成長是與父親的教育和影響分不開的。嚴格的家教和父親以身作則的潛移默化的作用,使我們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有那麼一些事至今仍影響著我為人處世的態度。

平易近人

父親1939年在重慶大學物理係任教授,後任物理係主任。從抗日戰爭時期到解放前他還在中央大學、中央工校、國立女子師範學院等校兼課。當時我還小,隻感到他很忙,有時學生到家中來找他,他十分和藹地與他們探討。他對同事、對學生、對教師、對工人都十分關心,記得當時重慶大學物理係實驗室有一位老工人,父親對他的兒子十分關心,後來協助他安排了工作,並推薦他去進修提高,成為一名國家幹部。

解放後父親長期擔任高校領導,他待人親切,沒有官架子,不搞特殊化。對同事、對下級都平等相待,常深入到教學第一線,深入到課堂和實驗室了解情況,解決問題。他平易近人、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至今仍受到不少人的稱讚。

自己動手

父親的教育思想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不僅重視理論,而且重視實踐。他在物理和無線電電子學等課程的教學中,十分重視實驗,重視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他認為實驗教學是不可缺少的教學環節。他在重慶大學、西南師範大學和電子科技大學工作期間都十分重視實驗室的建設。他身體力行,為了準備實驗,常常長時間工作在實驗室。

在家中從小給我印象很深的是父親愛買電子元件,自己動手組裝收音機。記得在20世紀40年代他裝了一個體積很大的8個電子管的中、短波收音機,收聽效果很好。在他的影響下,弟弟也從小自己動手裝收音機,以至影響了他以後學電子工程。後來我才知道,正是由於他的技術好,在20世紀40年代他經常到重慶《新華日報》社幫助修理電台,將收音機改裝成收發報機,為革命工作做出了貢獻。

淡泊名利

1952年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父親擔任西南師範學院第一任院長。1954年西南行政區撤銷,西南局有一批幹部要充實大學的領導班子。當時他得知西南局宣傳部長要到西南師範學院工作時,父親主動向上級寫報告請求讓西南局來的幹部擔任院長,他自己擔任副院長。後來他被任命為副院長。

1958年父親被國務院任命為成都電訊工程學院院長,到成都工作。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父親被打成“叛徒、特務、走資派”,靠邊站。1979年落實政策後被上級任命為學院副院長。

兩次由院長到副院長,職位的降低他毫不計較,毫無情緒,能正確對待,充分體現了他謙虛的品德和博大的胸懷。

“當教師好”

1955年我從重慶南開中學高中畢業,考大學填誌願時,不少同學紛紛報考理工學院或醫學院。由於我在初中時擔任過少先隊大隊長,在高中時擔任過初中少先隊的輔導員,對學生工作和教師職業產生了一種特殊的感情,立誌當一名數學教師。填誌願時,我仍有些猶豫,我將報考師範的想法給父親說了以後,他非常明確地支持我,他說:“當教師好!今後國家需要人民教師。”就這樣,我將師範作為我的第一誌願,考上了師範學院,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40年的教師生涯,使我體驗到教師職業特有的樂趣,我終身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