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有一個有趣的故事:某電視台的幾個記者去網易采訪,想找一間靠窗有陽光的辦公室架機位,網易的接待人員就推薦了丁磊的辦公室。扛著機器的攝像師說,好呀,順便可以參觀一下中國互聯網行業最豪華的辦公室了。但故事的結局使攝像師大跌眼鏡:那隻不過是一個小小的三角形空間,和所有員工一樣的桌椅,一些唱片,一台普通的桌麵音響。如此而已。
10餘年前,網易到美國路演以前,在北京的家中,丁磊隻有一雙皮鞋和一雙涼鞋,然後是兩三件衣服。可能是實在找不到去購物的時間,那僅有的一雙皮鞋是在香港的時候被一個朋友拉去買的。為了能在投資者麵前有一個更好的形象出現,丁磊和朋友去了一家商店,買了兩雙鞋和一些衣服。勞力士手表是上市當天買的,作為正式的紀念。
這就是丁磊成為“網絡首富”之後所有生活上的“改變”——事實上沒有任何的改變。他說並不願意花時間在物質的奢望上,更多的時間是在想什麼時候能平靜下來,想一個idea出來,然後通過網易把這個想法做到最好,再去被更多的人接納和采用,從而領導市場的潮流。
“這是我人生的目標和境界,至於什麼‘網絡首富’的稱號,那隻是創業過程中的副產品,包括其他名利等等。”丁磊厭倦拿股價去計算財富,“我又不能一股腦兒把股票都賣掉,首富頭銜毫無意義”。對待“網絡首富”的稱號,丁磊“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碧空雲卷雲舒”。
好在大眾看到“首富”沉沉浮浮也太多了,再不會像昨日那樣去追逐探秘“首富”們的命運和人生。丁磊的心態也是異常的平靜:“與其給中國的讀者們去傳遞一種‘首富’的信號,不如告訴他一點,怎樣去沉下心來成就一番事業。在實際生活中,人人都有機會都有可能成功,但首富隻有一個,所以沒必要以‘首富’和金錢作為目標去比拚。每個人大大小小的成功,都是在為社會創造價值,這個很重要。”
百億身家僅僅意味著一個數字,首富的頭銜依舊改變不了他與同事們一起吃盒飯的習慣。丁磊理解的“財富”與常人不一樣,“人的財富可以分為財富和才富兩種,先有才富方有財富。我並不關心富豪榜上的人身家多少,而是有多少人具備長期創造才富的能力”。
所以他不惜代價培養自己的員工,所以他要親自到母校、到西安等地招聘人才,而且沒有名額限製,隻要符合條件都網下。他計劃在網易招聘兩三千人,進行15%的人才戰略儲備。這一切都源於他對“才富”的深刻認識。
“我對財富多少已經比較淡薄,對富豪榜排第幾更是麻木。”丁磊對於財富的說法很飄忽。他的淡泊同樣讓他在納斯達克之行時盡管充滿驚濤駭浪,但並無多少經驗的丁磊都能從容應對。他說:“一會有人說我發達了,一會兒又有人說我栽了;評上首富讚不絕口,近日網易跳水,也有人說財富縮水,”“我對這一切一般是不聞不問。我認為我們應該更多地考慮股東的利益、企業的發展、員工的進步。”
一位熟悉丁磊的人說,丁磊不善於理財。更有意思的是,丁磊有時會向一起出去的人借錢,因為他根本沒有在身上裝錢的概念。自從福布斯和胡潤的兩張富豪榜都把丁磊評為“中國大陸首富”,丁磊恨不得所有人都忘記丁磊的存在。
丁磊說他已從意氣風發的時期到了成熟思考的階段,因此他的心情不會隨股價的漲跌而變化,特別是他個人不會因為財富的多少影響到未來生活、工作及思考問題的方式。
丁磊,將自己的財富高高掛在美國納斯達克的交易牌上,時刻閃爍著最真實的數據。雖然,這個財富是虛擬的,但是它也是最真切的、最陽光的,而且是最全球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