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網絡時代的知識英雄(1)(1 / 3)

網易CEO丁磊校友

丁磊,網易公司創始人兼CEO,1971年10月10日生於寧波奉化,1993年畢業於電子科技大學,1993~1995年在浙江省寧波市電信局工作,1995~1996年就職於Sybase廣州公司,1996~1997年就職於廣州飛捷公司,1997年5月創辦網易,2003年同時成為了福布斯和胡潤兩大富豪榜的“中國大陸首富”。

“人生隻有一次大學機會,而我的一生隻有一個大學母校,那就是電子科技大學,我一直都因身為一名電子科技大學人而無比自豪,我不需要其他什麼更多的頭銜,有電子科技大學這6個字就夠了,這6個字足以證明中國也能培養出像我這樣的年輕人!”

這是一段在電子科技大學被廣為傳誦的“名言”,說這句話的就是被稱為中國互聯網的“第一符號”、曾經的中國內地首富、網易創始人丁磊。

“神童”的學生時代

丁磊出生在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他四五歲的時候,也很淘氣,但不是像別的孩子一樣整天在外麵調皮搗蛋,而是喜歡待在家裏擺弄他的小玩意:一些電子管件、半導體之類的東西。丁磊的父親是寧波一個科研機構的工程師,後來丁磊迷上無線電,很大程度上是受了父親的影響。初一的時候,他組裝了自己的第一台六管收音機,在當時,那是一種最複雜的收音機,能接受中波、短波和調頻廣播。這項發明,在當地一時被傳為佳話,都說丁家出了個“神童”,長大以後一定是當科學家的料。

少年時代的丁磊沒有顯示出一點天才的痕跡,甚至說不上是傳統意義上的好學生。1986年,他勉強考上奉化一中,第一學期考試結束,他在54個學生中成績倒數第六,被老師喊過去痛罵“拖了全班的後腿”!今天,他和蔣介石父子成了奉化中學對外宣傳的傑出校友。

1989年,考大學的成績下來,丁磊排名第十,這是他高中三年最好的成績,也隻比重點分數線高1分。他決定舍棄在浙江重點大學裏“碰運氣”,填報了位於成都的電子科技大學。當時從東南沿海的寧波到西部內陸的成都,坐火車要70多個小時。

丁磊對成都的潮濕天氣十分不適應,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他樂觀的性格。丁磊大學時代的輔導員張陳興老師講,丁磊總是一幅笑嘻嘻的麵孔,他還是班裏的團支部書記,樂於助人。

丁磊不願談及其個人生活。畢業十年後回校,一位小師妹問他在大學是否交過女朋友。丁磊坦言,自己從大學二年級到畢業後一年,有一位女朋友,可以視為初戀。“我覺得,在大學要修那麼多的學分,不妨也修個‘愛情學分’。我很奇怪,為什麼有同學會因為談戀愛影響學習,要學會處理感情的事情,這是你人生必須要去麵對的。”

談戀愛沒有占用他很多時間,在大學真正占用其大量時間的還是當時方興未艾的計算機技術和知識。他的畢業論文指導老師馮林教授說:“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1992年冬天,丁磊大四上學期,我做了一個電磁場CI軟件的成果展示。丁磊和其他幾個同學下來主動找到我說,他們對此十分感興趣,如果交給他們做,一定能把這個軟件做得更好。那自信的模樣讓我感動。”

在課題組工作的日子,丁磊已經展示出較強的能力,尤其是在計算機編程方麵。“在當時能用計算機編程和做一些界麵的設計,已經是很不錯的事情。”

丁磊對計算機編程的興趣從這裏展開,他的性格也在大學時代逐漸顯現出來。馮林教授說:“丁磊給我的感覺就是他不是個被人安排的人。”這樣的性格被他大學時代的室友伍浩進一步演繹,他說:“他的成績隻是中上,他不張揚,但他的闖勁給人以印象深刻,他的愛好就是編程。”

丁磊小時候就有做電子工程師的夢想,當時選擇電子科技大學不僅是因為校名,還因為在學校的招生簡章上寫著學校圖書館有30萬冊的電子類藏書!他覺得有那麼大的圖書館,去那個學校讀書一定很幸福,每天沒事就可以去圖書館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