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認為,中星微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迅速發展起來,首要原因就是其市場定位十分準確,選擇做數字多媒體芯片就相當於進入了一片“藍海”。而在金兆瑋眼裏,“中星微做PC 攝像頭芯片的時候,這個領域還不能被稱為藍海,因為那時候還沒有海,我們是隨著市場一起慢慢成長起來的。”
通過金兆瑋與同事的努力,中星微成功地將PC Camera芯片推向了市場。當拿到第一家OEM廠商的訂單之後,金兆瑋明顯感到,此後的市場推廣阻力越來越小,他們的產品推廣速度也大大加快。
2002年,麵對手機芯片市場的巨大前景,中星微又開始拓展移動多媒體芯片領域。此時,中星微的PC Camera芯片在全球市場已經擁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由於PC和手機是兩個不同的行業,金兆瑋發現,他又開始麵對一個最初打開市場時遇到的同樣問題:“對方依然不知道中星微,依然不知道中國還有手機芯片設計公司,不知道我們的產品還可以用到手機裏麵。”
對於金兆瑋而言,這意味著一切還需要從頭開始,包括銷售團隊與銷售網絡。然而,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中星微就在手機多媒體芯片市場上占據了音頻合成芯片的第一名。“我記得當時全國一共有不到50家手機廠商,我們拿下了45家的訂單。”然而,從2004年開始,中國國產手機開始出現了全麵滑坡。中星微的多媒體芯片銷量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金兆瑋和他的銷售團隊開始把眼光越來越多地投向國際市場。
展開手機一級廠商的名單,諾基亞、摩托羅拉、索愛、三星、LG五大巨頭的名字赫然在列。經過研究,金兆瑋發現,諾基亞與德州儀器有戰略合作關係,因此想要打入諾基亞的供應商行列比較困難。而摩托羅拉由於供應鏈過長,其亞太區總部、製造中心、設計中心又分別在不同地區,因此想要成為他們的供應商也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
經過一番分析,金兆瑋最終將目標鎖定在了距離中國市場最近的三星和LG身上。之所以選擇這兩家韓國企業,是因為中星微的進入速度會相對較快,成本會相對較低,而三星和LG的手機在中國市場上的占有率也比較高。與當初通過OEM廠商打入PC Camera領域不同,這一次,金兆瑋要想讓中星微成為這些手機一級廠商產品的供應商,就必須與其“麵對麵”。
有意思的是,三星起初對於中星微本身的興趣要遠遠大於對其產品的興趣。“他們想知道中國新的高科技企業在做什麼,中國企業的產業背景是什麼樣的,中星微的技術背景和員工的狀況是什麼樣的。”金兆瑋說,這一連串的感興趣,讓中星微有了與三星接觸的機會,“我們在向三星介紹中星微的同時,讓他們知道我們的技術和產品是可以跟他們展開合作的,進而吸引他們對我們的產品進行評估”。
2004年,三星電子的CEO到中國內地考察時,應金兆瑋之邀專程參觀了中星微。盡管已經有了多次的接觸機會,但要想讓中星微成為三星的供應商,對於金兆瑋和他的銷售團隊而言,卻並非一日之功。
“對於供應商的考核,三星擁有一整套複雜的體係。在通過三星的供應商資格認證後,中星微的產品才能被放到三星的供應商庫中。當三星的工程師在設計產品時,才會從供應商庫中進行挑選。”金兆瑋說,從第一次與三星接觸,到最終拿到訂單,他和同事用了整整兩年半的時間。經曆了一段爬坡路之後,金兆瑋看到了燦爛的風景。繼三星之後,LG也采用了中星微的手機多媒體芯片。2008年11月,中星微的手機多媒體芯片全球銷量更是突破了1億枚大關,占據了國內80%的市場份額。這一佳績無疑是對金兆瑋和他的團隊多年不懈的努力與付出的最好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