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勇闖新路發展“藍海”(2)(2 / 2)

運籌帷幄:從市場先鋒到統領全局

2006年底,在中星微管理層的人事調整中,金兆瑋由之前的首席運營官兼銷售副總裁升任為中星微總裁兼首席運營官。金兆瑋也開始將精力從銷售工作更多地向公司的運營管理上轉移。

對於像中星微這樣的高科技公司,對人才的有效管理尤為重要。中星微擁有“10%矽穀人+60%研發人”的創新人才架構。其間,研發人員是中星微的核心力量。如何讓每個員工都能充分發揮作用,同時又具備協同作戰的能力,就成為考驗金兆瑋和中星微管理層的一個重要命題。金兆瑋說,“我們希望小到個人,大到團隊都能夠以最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工作去,不斷創新”。

身處IT行業的核心領域,中星微每一個產品的生命周期最多隻有12個月,產業升級不斷加速,全球化的競爭對手不斷加入,每一天,競爭形勢都在發生變化。“要想保證在業內一直處於領先地位,每一代的產品都不能出錯誤。”一直站在市場前線的金兆瑋,時時刻刻都倍感壓力。

“先於市場一步是英雄,先於市場三步是烈士。”金兆瑋表示,對於中星微這類研發型企業而言,瞬息萬變的市場形勢要求他們必須有能力把握好研發與市場這二者的節奏控製。“這是公司的策略性問題,其實無法說哪種方法更好。”按照中星微的經驗,金兆瑋認為,隻能根據不同的發展階段采取不同的做法。

上市之前的中星微,對資金的運用一直處於捉襟見肘的狀態。當一家企業還在生命線上掙紮時,要做如何先進的技術、推出如何具有前瞻性的產品,都是很不現實的事情。中星微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生存問題,因此最初他們的產品和研發項目都以“短、平、快”為主,其目的就是希望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做出產品、打入市場,盡快給公司帶來利潤。而在成功上市,擁有了充足的資金之後,中星微就可以重新對自己的研發隊伍進行整合。金兆瑋說:“我們就把過去那種單一的工程化技術隊伍分成幾類,有的還是做市場項目,有的則專門負責研發型的項目。而對於研發型項目隊伍的考核,我們不會給他們定一個明確的財務指標,而是定一個技術性指標。”

通過一次次思考與摸索,金兆瑋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2008年12月29日,中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在天津成立,是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國有資產經營公司和北京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的合資企業。作為天津濱海新區安防產業基地的龍頭企業,中星電子主要業務方向為安防監控市場,成為安防監控核心技術的提供商,此舉正式吹響了中星微集團進軍安防監控領域的號角。金兆瑋再次被委以中星電子總裁的重任。2009年8月,在他的主導下,中星電子完成了對ASB(阿爾卡特—朗訊—上海貝爾)ViSS監控業務的並購,這對於公司全麵進軍安防監控行業具有裏程碑式的戰略意義。通過此次並購,中星微將擁有從核心芯片設計到軟件開發的整體研發能力,這將使得中國安防監控產業自此擁有了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體係。

問及大學畢業之後的工作與創業的感悟,金兆瑋認為創業過程的曆練堅定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尤其參與了‘星光中國芯工程’十年的實施,徹底結束了中國無芯的曆史,讓我感覺到身逢盛世為國家的核心技術領域的發展作出貢獻是一件多麼幸運的事情”。和創業夥伴共同發展中星微這十年中,麵對未知的市場,通過摸索與實踐,厚積薄發,勇闖新路,開拓出一片屬於中星微的“藍海”,同時,中星微的下一個十年,更多的十年,又讓他站在一個新的起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