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寶劍鋒從磨勵出(3)(1 / 2)

不同的企業有著不同的拓展體驗。對於企業多元化的發展,有的人認為這會分散企業的生產精力,增加企業的投資風險。但對於楊鋼來說,這些都不足為懼。在他看來,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形勢下,企業要發展必須要創新,包括各個環節的創新是永恒的,變化是永恒的,隻要方向正確,就不用怕失敗。現代企業的發展不能隻局限於產品市場的開拓,還應該學會資本經營。隻有合理地進行資本運作,才能實現企業的最大利益。當然,前鋒不會盲目地追求規模,前鋒更看重收益,看重市場。

目前,在以楊鋼為首的經營團隊的帶領下,前鋒集團向著更高、更遠的目標邁進。2009年初,前鋒集團迎難而上,麵對甚囂塵上的金融危機,前鋒用“變”應對危難。組織機構的調整、產業結構的整合、KPI績效管理的落實、新型預決算製度的推行……正如楊鋼所言,前鋒曆來就是一個不缺乏改革精神的企業,前鋒曆史的發展就是在不斷改革和創新中前行。無論何時,用變化的眼光與創新的思維應對前行道路上的挑戰是前鋒50多年發展積澱下的企業精髓。變或許還有出路,不變隻能自取滅亡。前鋒隻有不斷地尋求自身的變化與提升,用最符合市場要求的姿態適應市場的變化發展,才能完成“時代造就前鋒,前鋒不負時代”的曆史使命。

楊鋼說,前鋒與很多民營企業不同。這樣一個有著50年曆史積澱的老企業,本來就是重任在肩。有些企業負擔是必需的,這是一個老企業責任的體現,所以絕對不能不負責任的拋掉,而是要想方設法把責任承擔好。前鋒的發展追求的是一種持續、穩定、長遠的進步。此外,抓住機遇,盡快擴大資本市場的運作規模以期實現收益,也是前鋒發展關注的重點。如若能夠很好地完成前麵的規劃,那麼在此基礎上的產業拓展才會更有底氣和分量。如今的前鋒正朝著建立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有限多元化產業集團的目標大步前進,在此過程中,要汲取許多民營企業盲目擴張的教訓,還要深入學習國外百年企業的發展經驗。前鋒人從來都明白,當今的世界,靠天、靠地都不行,隻能靠自己。而靠自己的關鍵,則是要眼光長遠、頭腦清晰。

感悟:做企業如同做人先做人後做事

“少一些功利,多一些踏實;少一些虛浮,多一些才識”,這是楊鋼在學生時代給自己定下的目標。現在,身為董事長、總經理的他,對自己這個個人目標仍然沒變,隻是角色的轉變讓他對自己的目標又增添了一句話“做企業如同做人,先做人後做事”。據他自己說,這是用20年的時間悟出的一個道理。

每每在前鋒的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大會上,楊鋼總會在結尾告誡大家“踏實做事、低調做人”。在他看來,學會做人是為人的本分,連本分都做不好,談何做事,又談何做企業。

2009年,44歲的楊鋼在很多人眼中十分和氣,少了常人想象中的鋒芒,多了普通人的隨和。曾經有記者采訪時問他:“當年在企業最困難的時候,大家都離開前鋒謀求出路,你為什麼會選擇堅守?”楊鋼答道:“老實說,這期間我曾想過要離開前鋒,特別是在1997年和1998年這段時間。由於同我一起分配到前鋒的十多個同學都先後離開了,他們的離開對我的影響特別大,思想也十分複雜,但我始終抱著一個信念:一個企業問題越多,機會就越多。至於為什麼留下來,可以說,我是為情留下來的,當時公司的領導很重視我,而我與同事之間也相處愉快,這份情真的是難舍。”為情留下的楊鋼在前鋒幹出了一番受人矚目的成績,然而對於角色的轉變,楊鋼卻十分謙虛。他把自己獲得的成績歸功於老師和前輩的一路上的提攜與扶持,歸功於同事的支持和輔助。他認為職位無非是責任的象征,職位越高,責任就越重大。做領導並不是一種享受,而是一種無形的壓力,責任和壓力勝過一切。因此,隻有踏實做事、低調做人才對得起同事的信任和肩上的這份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