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市委書記李春城與楊鋼握手
楊鋼個性低調。麵對成功後接踵而至的宣傳和采訪,他一般都采取能推就推、能躲就躲的態度。見慣了大場麵的他談起自己的事總是不好意思,甚至還有一點緊張。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偶爾靦腆的人,一旦麵對需要他擔負的責任時,他卻從來沒有含糊過。
前鋒長久以來一直致力於追求“用戶的最高滿意度”和“對社會的最大回報”。多年來,前鋒持續參與各種社會公益活動。不論是幫扶殘疾人事業、為希望工程捐款還是開展社會義務服務、參與資助貧困大學生計劃,前鋒總是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回饋社會各界給予企業的關愛。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的發生牽動了每一個前鋒人的心。災情發生後,前鋒在第一時間就將公司的貨車、客車提供出來用於運輸救災物資和誌願者,盡全力為災區群眾提供援助。上班的第二天,公司就立即向成都慈善會捐出首批30萬元的救災資金,之後又向災區提供了價值100多萬元的救災物資。作為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的楊鋼在安排好集團積極開展生產自救的同時,在第一時間投入抗震救災的洪流之中。他個人先後以多種名義(省市青聯理事、常務理事,特殊黨費等)向災區捐款,之後,又發動公司員工向災區捐款30多萬元。5月17日,他帶領前鋒有關部門領導深入受災嚴重的綿竹、德陽、綿陽、安縣等災區一線,看望慰問受災群眾和經銷商,並隨車帶去了大量的救災物資。此後,為了讓安置點的群眾吃好住好,保證衛生,盡快恢複正常生活,前鋒集團第一時間為成華區體育中心、都江堰市幸福家園等受災群眾安置點免費提供並安裝了前鋒洗浴設備,之後又先後為16個災區安置點提供了免費的洗浴設施。災後重建中,前鋒再捐200萬元承諾援建廣元市青川縣一所希望學校,並且再向受災嚴重的德陽市捐贈了5000台前鋒燃氣灶具,幫助災區人民早日恢複正常生活。
事實上,回報社會不是一件難事,難的是持續地堅持這項事業。從抗震救災到災後重建,隻要社會需要,前鋒就一定會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作為前鋒的新一代掌門人,楊鋼說:“作為川企,前鋒非常希望能為社會公益活動貢獻一份力量。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回報四川父老鄉親的最好方式。”
作為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楊鋼已經把現在經曆的一切榮譽看得很淡。在他眼中,現在獲得的榮譽也好、財富也罷,不過都是社會賦予的。從社會來總是要回到社會中去,這種回報應該成為一種自覺,更應該成為一種本能。
不同於其他的企業領軍人,楊鋼沒有特別珍愛的名言。他坦率地表示,沒有什麼話能夠適合一個企業一輩子的發展,社會在進步、企業在發展,理念在創新,所有的東西都應該不停地變化,這樣才能獲得永續的發展動力。如果硬要他選一句,他就隻認一個道理“做企業就像做人,先做人後做事”,做人要誠信、要踏實、要有口碑、要懂感恩和回報,做企業亦然。
不惑之年的楊鋼並不認可現在的自己就是成功的。40歲就定義一個人的成功在他看來顯得太浮躁,也太誇張。更多地,他願意說自己是一個和企業共同成長的人。他的青春20年成長在前鋒,他往後的歲月也希望能夠像前鋒的名字一樣,永遠向前,做行業的前鋒,做引領時代、超越夢想的開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