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路遙知馬力,堅持就是勝利
金證公司以特別能堅持著稱,而這種耐心和韌勁,還來自金證人對這個行業的熱愛。金證人將國家的金融證券行業當成自己的事業,金證人先這個行業之憂而憂,後這個行業之樂而樂。金證在這個行業高潮時是稱職的護航員,在這個行業低潮時不離不棄;金證的韌性來自於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使命感。因為有了這份責任心、事業感、使命感,金證才能堅持,才能堅守。
4.做一個負責任的企業
金證立足於一個十分特殊的行業,從事的是準軍工級的,對安全要求非常高的工作,金證在金融證券行業走過十年征程,靠的是高度的責任感,強烈的使命感。
無論是1999年的殺滅“千年蟲”,還是2008年的奧運維穩,金證人都是以行業利益為重,自覺地把行業利益放在第一位。
5.不小富即安,一直追求做大做強
組建金證公司,本身就是金證人破除小富即安的舉措。金證人強強聯合,提出的口號就是不斷做大做強。金證公司在不同階段,總能提出不同階段的發展目標。公司成立之時提出的公司股票上市目標,用5年多一點的時間就實現了;公司提出的建設自己大廈的目標,在公司成立十周年的時候就實現了。公司股票上市後提出的多元化集團發展目標,也正在陸續實現。無論是齊普生、還是金證卡爾、金慧盈通,公司做一個成一個。金證人百折不撓、愈挫愈勇的傳統,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6.務實、講求實效的文化傳統
在外界眼中,金證公司有點實,金證人不張揚,最看重的是務實精神。金證人深知,技術上來不得半點虛,產品品質上來不得半點假,服務上來不得半點偽。務實,就是以市場需要為實;務實,就是以客戶利益為實。追求實效,就是犧牲小我,成就客戶,就是以客戶滿意為最高追求,就是一切為了市場,一切為了客戶,默默地堅守。
7.永懷感恩之心,不忘回報社會
金證人常懷一顆感恩的心,金證人將永懷感恩之心,將永遠把自己的命運與這個時代,與所從事的行業,與客戶緊緊地聯係在一起,與時代同行,與客戶同行。趙劍說,感恩,會讓我們永遠頭腦清醒;頭腦清醒,就會少走或不走彎道。
關於二次創業:心態歸零、一切都是責任
在金證的業務走上軌道後,趙劍等金證的創始人,不甘於目前的成就,又本著二次創業的心態開始了新的征程,於2004年創辦了致力於行業性IT外包和運營的公司——金慧盈通。
那麼,如何看待和定位金慧盈通,且聽聽趙劍的想法。
趙劍說,創建金慧盈通,事實上是基於如下兩個願望:一是希望對金證傳統主營業務模式有所補充和完善;二是希望利用金證的優勢,通過行業性機構(證券公司或中登等這樣的機構),將公司的服務從機構延伸到終端投資者。其宗旨和目的,完全是從金證整體發展的戰略角度出發的:很顯然,金證想要辦得更久一點,即使不提“百年老店”,光靠目前的傳統業務,客觀上是不行的,主觀上我們也是不願意的。這是創辦金慧盈通的最初想法和宗旨,這個想法一直沒有改變。
有人說,趙劍二次創業,不過是抱著“玩”的心態,重新體驗一下人生,重新體驗一下創業的酸甜苦辣。而趙劍肯定地說,創辦金慧盈通絕不是由於金證上市了,作為公司的發起人,以個人的愛好為前提、抱著“玩一玩”的態度促成設立的,更不是為了利用這個平台去追求微觀的個人利益,純粹是本人抱著對金證事業負責、對金證的股東高度負責的態度、個人認為其業務大有前途而提議並發起設立的。
金慧盈通內部有一個口號:前十年看金證,後十年看金慧盈通,如果金慧盈通創業成功了,將有效地促進金證從“產品提供商”向“服務提供商”轉變,無論從國外還是國內的IT行業的發展來看,這是市場的必然趨勢。IBM就是沿著這個戰略走過來的,這個市場是巨大的,前景是非常廣闊的。毫無疑問,金慧盈通的今天,也就是金證的明天。
趙劍說,金慧盈通是一個需要重新曆練創業艱辛的公司,尤其是麵對IT外包和移動電子商務這樣一些比較專業、起點比較高的領域,金慧盈通沒有任何資源稟賦,唯一能夠立足的,除了行業的一點經驗之外,就是一腔熱情。當然,事實證明也是如此,縱觀金慧盈通這五年來取得的成績,雖然小有成就,可是這其中的艱辛卻別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