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自強不息天翼飛翔(1)(2 / 3)

劉飛性情豪爽,喜歡喝酒,常說在酒桌上最容易看清楚一個人,這在TCL很多人都知道。這種考察幹部的方式可以說是非常獨特。“現在戒了白酒,希望過一種更健康的生活。”劉飛坦然地說。

劉飛熱愛運動,高爾夫球打得不錯。2008年底,劉飛來了個一杆進洞,2009年上半年,劉飛梅開二度。雖然這不一定就意味著球打得好,但至少能說明他經常打球。據說,一杆進洞的概率比買彩票中獎的概率還低得多,雖然不知道這兩次際遇會預示著什麼,但“正是第二次一杆進洞,讓我做了去MOTO的決定,我喜歡挑戰”。

劉飛把人生的經曆比成一個“圓”。有的人起點比較低,但發展直徑大,獲得的是一個閱曆豐富的人生;有的人起點也比較低,發展直徑也很小,始終在起點附近區域徘徊,人生的閱曆就不夠豐富;有的人起點比較高,但始終在高端有限的區域活動,這些人常常因為視野開闊而擁有豐富的人生閱曆,卻無法對低端區域的生活有切身感受。

社會學研究分析也表明,能夠有大作為的人往往是起點較低、誌向遠大、毅力超群。比如家境貧寒的孩子,往往起點比較低,但他們通常具有遠大的誌向,也具備堅忍的精神,所以其事業往往保持一個非常高的發展速度,人生經曆也就會比常人更豐富,而家境比較好的孩子,即使誌向遠大,也往往因為缺乏必要的人生磨煉而比較容易安於現狀。粗略地說,人生的發展是沿著“物質”“精神”和“名譽”三個象限行進的。物質通常被看成“利”,這裏的利是合法利益;而這裏的精神是人生對真善美的追求;這裏的名譽,是寓於物質和精神之中,又介於物質的“外”和精神的“內”之間。有一些人追求物質,卻忽略精神方麵的發展,所以人生很難圓滿,即使自我感覺很幸福,但未必快樂。如果一個人單單追求自我精神的升華,不能置身於社會,給他人帶來價值,其精神境界就很難達到高尚。

劉飛常常拿清華大學的精神“方向比努力更重要”來自勉。劉飛用在美國求學初期的一段經曆談了他對這句話的切身感受:“剛去美國的時候,很多人都需要打工掙學費,我也一樣,當時,我選擇了一家西餐館,而另外一位朋友選擇了中餐館,一段時間之後,我們都掙到一筆錢,我用這筆錢改善學習條件,那位朋友因為覺得這樣掙錢已經很不錯了,所以就放棄了學業。而現在來看,這段人生經曆成為了我寶貴的人生財富:我在西餐館中快速提升了英語口語能力,美國人在電話裏是分不出我是中國人還是當地人的;更重要的是,因為專業和學曆的原因,我有更多機會去延伸我的人生軌跡。”

劉飛是一個生活在夢想中的人,一直在為夢想奮鬥,而在人生新的階段,又常常產生新的夢想。“我回國的目的是為了把一個中國本土品牌帶向世界”。說這句話的時候,劉飛的表情掠過一些憂傷,語氣中也有些遺憾。盡管遺憾,但劉飛仍然豁達地告訴我們,他是一個喜歡“飛”的人,從中國飛到美國,然後飛回來,從TCL飛出去,然後再回到TCL,現在再次離開。不知道是“飛”的生活選擇了劉飛,還是劉飛選擇了“飛”的生活。

“我非常敬佩有夢想的人,人沒有了夢想,世界就沒有希望,我一輩子都會為了追求夢想而奮鬥。我們活著不簡單是為了得到一點金錢和榮譽,而是希望能夠改變社會,讓社會變得更加美好,這樣我們的孩子才可以生活在更好的世界裏,這樣的人生才更有意義。”

生命不止,自強不息,劉飛用特有的方式編織著童話般的人生畫卷。

齊家

在TCL通訊任CEO時,劉飛曾經把家庭和睦作為對下屬的基本要求,這看似有點管得太寬。他經常鼓勵已經結婚的下屬多要幾個小孩,這在國內似乎不大現實,但劉飛的下屬多是外籍的,所以這個倡議得到多位同事的積極響應。而對哪位下屬有幾個小孩,劉飛也一清二楚。這看起來古怪的想法,恰恰是劉飛在印證一個道理:不愛家庭的人是沒有辦法愛企業的。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愛工作、愛家庭”是成為其直接下屬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