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華潤微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國平校友
王國平,1962年生,中共黨員,碩士,華潤微電子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無錫華潤微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2007年,公司銷售收入比1998年增長近10倍。2008年,他領導和實施了無錫市重大工程項目——8英寸0.25微米以下模擬集成電路生產線項目建設,為無錫市“三穀一基地”建設作出新的貢獻。他先後獲得“中國信息產業年度經濟人物”“中國半導體企業領軍人物”“江蘇省國有企業三年脫困先進個人”“無錫市改革開放30年傑出企業家”“無錫市優秀經理(廠長)”“無錫市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第一次接觸王國平,感覺他是典型的學工科的人,務實低調。
聽不到大而空的道理,他也不會不著邊際地侃大山,他總是用心傾聽你的提問,他不確定的問題,他會反問你這個問題從哪個層麵上來回答。他身上有著認真謹慎和縝密細致,他回答問題時話不太多,你能感覺到他的邏輯力量,回答完後便沉默下來。
與他交談時,他始終很端正的坐姿,很認真的表情。
趕上了好時光
出生在江陰農村的王國平,父母都是農民,文化程度低,家境貧寒,父母親含辛茹苦地把他拉扯大。但是王國平從小就很好學,學習一直都很刻苦,成績也很優秀。那時候,他的誌向是當一名科學家或者是教授,能在技術上有所建樹。
用王國平自己的話來說,“我是真應該感謝共產黨的”。因為家裏經濟情況很差,王國平從小上學的學費是全免的。“也確實趕上個好時光”,改革開放後恢複高考,1979年16歲的王國平考入了成都電訊工程學院。對於所學的專業,王國平原先沒有太多的想法,當時是老師幫他選了現在為之奮鬥一生的微電子專業,用王國平自己的話來說,暈暈乎乎就學了半導體。當時,王國平通過享受最高級別的助學金,完成了本科和研究生的學業,並獲得了工學碩士學位。王國平覺得“為國家作點貢獻是應該的”。
腳踏實地的成長經曆
1986年,王國平研究生畢業後分配在當時的電子工業部24所無錫分所工作,在科研生產線上幹了3年技術活,他做事實在,又講究方法,得到了大家的認同。1989年,中國華晶電子集團公司成立,公司成立戰略研究中心,領導覺得王國平人不錯,具有一定的潛質,便將他調到了總部工作。這時,王國平自己也想換換環境,接到通知他愉快地到了戰略研究中心做市場調研、戰略規劃之類的管理谘詢工作。
1991年,王國平在華晶公司總部年輕人下基層的浪潮中到基層工廠鍛煉了。從科研一線到市場調研,從戰略規劃到企業運營,王國平花了幾年時間,從而對市場與生產方麵的環節了然於心。崗位的調動過程中,王國平直率務實的個性則也表露出來。當時戰略研究中心有個重要的課題由王國平負責,領導讓他掛職到工廠之後,仍然要求他在戰略研究中心做事,而且還有當時很多年輕人夢寐以求的出國學習的機會。王國平婉言謝絕了,他說生產一線有生產一線的要求,讓他去幹就放開手讓他踏踏實實地去幹,兩頭都占著兩頭都要兼顧,這樣做不好事情,他希望真正能下到基層去,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
王國平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當時,他被安排到了華晶公司硬件條件最差的一個部門,大家都認為那是個不會有太大前途的地方。但就是在這樣一個最差的部門,王國平充分發揮了聰明才智,在基層解決了很多實際問題,表現出眾。王國平開玩笑說:“可能那個地方本來就比較差,比較容易看出成績來吧。”做事認真踏實的王國平,從華晶公司最差的部門起步,兩年後調到了對華晶公司有重要影響的分立器件晶圓生產線擔任分廠廠長。在此崗位上,王國平再次表現出其良好的專業素養,以及敢於打破習慣思維和務實的工作作風。他用了半年多的時間,解決了多年來困擾公司分立器件業務發展的重大技術質量和生產組織管理問題,並著手推動分立器件業務的產品結構調整計劃,從而使生產線的效率大幅度提升、經濟效益大幅度改善。一年後,由於其出色的表現,王國平升任華晶集團主管分立器件業務的總廠廠長。在他的主持下,華晶的分立器件業務健康發展,產銷規模大幅度提升,技術取得明顯進步,產品結構得以優化,甩掉了分立器件業務長期虧損的帽子。至1997年,該總廠成為華晶集團效益最好的企業,並奠定了公司在分立器件領域中國內領先的地位。王國平坦言:“在基層工作的6年中,對我的鍛煉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