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解放軍對湘西土匪的圍剿(12)(1 / 2)

2005年我們三人組合又推出第三部曲《大湘西土司》,因為大湘西土司製度根深葉茂,外人隻知土司王初夜權荒淫無道,獻大木勞民傷財,卻不知土司王興漢學,吟竹枝詞,抗倭寇立東南第一戰功……除了讓人讀懂大湘西土司,讓人立體看大湘西土司外,本人還有個小小心願,因為本人是覃垕王二十二代孫,也是土司之後啊!盡管現在受了點歐風美雨的影響,盡管身在時尚京都還唱民謠吃臘肉,但人畢竟不可數典忘祖啊!也許是搭了《大湘西演義》和《大湘西匪殤》的順風車,《大湘西土司》也廣受關注。曆史小說大師唐浩明先生給李康學先生寫信說:你們挖掘了大湘西曆史的富礦,可喜可賀。在北京湘西大廈一次飯局中,湘西州委宣傳部周部長說他昨天上火車前還買了一本我編的《大湘西土司》,並說定價30.20元,他還說《大湘西土司》就是大湘西版的《塵埃落定》,讓我吃了一驚。“大湘西三部曲”最終上了湖南省中小學圖書館裝備圖書目錄,全省每個中小學都收藏此書,以書育人,讓我們這個湘西人組合心慰不已!

“大湘西三部曲”終了,但曲終人未散,“大湘西寫真集”又降生了。吉首大學中文係畢業的康學先生像個“英雄母親”,而中央民族大學中文係畢業的我則像個“接生婆”,2007年一年,我又接生了他的三個“孩子”,按出生順序,他們分別是《傳奇張家界》、《烽火南長城》和《走玩大湘西》。這三個書名,是我們三人在祥龍飯店我住的房間裏敲定的,時間是2007年3月,我回家為爺爺覃德令做九十大壽時。回京後我把叢書定名為“大湘西寫真集”,所謂“寫真”,乃寫大湘西山之真,水之真,物之真,人之真,魂之真也。湘西之真如此豐厚,非幾人幾筆能傳其神也。好在我們的三人組合裏又添新成員,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中國行草大師沈鵬先生為三本書題寫了書名,讓書增色增名不少,康學先生撰《沈鵬題詞記》以誌紀念。張家界人民銀行鍾以福先生和他的新婚太太,開著他們剛買的寶貝新車,在湘川黔千裏苗疆的爛泥巴路上,開行幾千裏,拍下了幾百張精美如風俗畫的圖片,圖說乾嘉苗民起義,使《烽火南長城》——“清朝那些事兒”中的事兒形美不已。張家界日報攝影記者胡衛衡先生,拿出珍藏數年不發的大湘西四季五色照片,讓《傳奇張家界》——“明朝那些事兒”中的事兒更加傳奇。張家界公路局羅兆勇先生更是“走玩大湘西”,瀟灑走數回,讓“當朝那些事兒”中的事兒更像回事兒!

記得終身未婚的林巧稚先生有句名言:“平生最愛聽的聲音,就是嬰兒出生後的第一聲啼哭。”作為大湘西係列作品的出版人和策劃人,我也許終生沒有一本自己獨著的曆史小說,就像林巧稚終生未婚無子一樣,但是我平生就愛聞大湘西新書的墨香,就像林巧稚最愛聽嬰兒出生後的第一聲啼哭一樣。當我在李康學大湘西係列作品中的最後一本《走玩大湘西》樣書上簽字發行時,我可以臉無愧色地說:大湘西,麵對你的博大,麵對你的精深,麵對你的豐厚,麵對你的神奇,你的兒子們盡心了,也盡力了!也許這些書終成故紙無人問,也許這些書圖寫曆史流芳後世。隨著文明的大同和地理的變遷,我們的子孫甚至子孫的子孫有一天突然問:“湘西在哪裏?”

我現在用白紙黑字插圖回答穿過時空隧道的未來:

湘西在熊希齡的筆杆子裏,

湘西在賀龍的槍杆子裏,

湘西在沈從文的小說裏,

湘西在黃永玉的畫裏,

湘西在宋祖英的歌裏,

湘西在張家界的傳奇裏,

湘西在南長城的烽火裏,

湘西更在湘西人的靈魂裏……

原載《中國圖書商報》重拾山寨中的曆史傳奇孫婭一片充滿著神秘色彩的土地,一種少數民族特有的奇異風情,一段充滿傳奇色彩的曆史,彙聚成神奇美麗的湘西。在沈從文筆下,它浪漫多情;在黃永玉的畫中,它獨具韻味;在宋祖英的歌聲中,它熱情豪邁……而今天,在湘西作家李康學的《大湘西係列作品集》中,湘西又被賦予了一種更加鮮活傳奇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