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解放軍對湘西土匪的圍剿(6)(2 / 3)

本書不同於其他許多有戲說成分的演義,本書主要以曆史事實為依據,尊重史實,強調史之真。作者參考了史誌資料和人物傳記資料,又深入湘西各縣,遍訪了當地民眾及一些尚健在的當事人,取得了非常原始、非常真實的第一手資料,隻是在細節描寫方麵有所藝術加工。全書既有真實的曆史背景烘托,又有細膩的報告文學式的情節描寫,同時對大湘西獨有的上刀梯、茅古斯、梯瑪神歌等一些奇特風俗也有真實記述,因而有一種厚重的曆史感,有一種鮮明的地域特色。一書在手,讀來恍如走進人文的大湘西。

值得一提的是本書有插圖88幅,這些由湖南省少壯派攝影家羅兆勇先生拍攝的照片,起到了很好的烘雲托月的作用,給讀者的閱讀視覺帶來審美的快感。除了每章前的一幅與本章內容呼應的插圖外,其餘的插圖集中在正文前,分為人物、遺跡、風情、風景四部分,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了大湘西獨特的魅力。讀者一打開書,便能看到這些視角新穎、編排頗具匠心的照片,尤其是照片所配文字,由湘西籍出版人覃代倫先生撰寫,或灑脫飄逸,或幽默詼諧,或文情並茂,妙語如珠,是大湘西天人合一曆史形態中深情、靚麗、飽滿且性情的一筆,圖說著最本色的、最自然的大湘西。

一部《大湘西演義》,引領我們沿著時間的長河,重溫了那段曆史中的刀光劍影。時光流轉中,大湘西的聞人帶著神秘的光暈,翩翩向我們走來。雖然曆史已經成為過去,但是讓我們記住曆史吧,讓我們與時俱進,開創大湘西更美好的未來。

(原載《文藝報》)大湘西的曆史畫卷——淺談李康學長篇紀實小說《大湘西演義》劉曉平李康學的長篇紀實小說《大湘西演義》最近由民族出版社出版了,送到我案頭時,立即便吸引了我的視線。一是因為印刷出版質量高;二是因為書中的人和事均是寫實,但情節故事卻是以章回演義的藝術手法鋪展開來;三是配以大量攝影圖片和曆史性的照片,形式很新。我當即認真閱讀,花了兩天空閑時間閱讀完,我禁不住擊節叫好:“成功了,康學出好作品了。”李康學是一位十分勤奮的作家,此前已出書10餘部,卻一直影響不大。但這並沒有影響他執著的創作熱情,他一直孜孜不倦地努力創作著,終於有了這一部洋洋三十餘萬字的《大湘西演義》的誕生。

可以說,《大湘西演義》的出版,填補了關於描寫神秘神奇的大湘西曆史題材小說的空白。《大湘西演義》無疑是一幅大湘西的曆史畫卷。

關於大湘西地域風情、鄉土人性的作品,已有沈從文先生的著作蜚聲海內外,他是一個今人仰止的高峰;關於大湘西匪患題材的作品,也多之又多,有的還改編成了電視或電影,如《烏龍山剿匪記》等;但以大湘西一個時代或一段曆史時期的曆史人物為原型而創作的曆史題材的有影響的作品,卻一直沒有誕生,要麼就是筆者的孤陋寡聞。從這層意義上說,康學同誌從浩如煙海的曆史長河中,將大湘西百餘年來的一些重要的曆史人物事件以廣大讀者容易接受的曆史演義的形式展示出來,則是一種曆史性的貢獻。作品從清鹹豐二年“田興恕刺臂入筸軍”寫起,一直寫到1952年“湘西王”陳渠珍病逝長沙止,全書以陳渠珍在政壇上的幾起幾落為主線,穿插描寫了與之相關的曆史事件、曆史人物,真實地再現了大湘西那段風雨飄搖、血雨腥風、變幻莫測的曆史風雲歲月。書中人物多達33人,既寫了共和國的元帥,也寫了匪王;既有民國的內閣總理,也有名滿天下的大文豪、大藝術家;但作者卻以高超的藝術裁剪水平,把一段錯綜複雜的大湘西的曆史演繹得引人入勝,裁剪得自然天成。可以說,遠古的大湘西是蠻荒的,大湘西的曆史就是近百年的曆史,近百年來的近現代史才是大湘西最吸引人的精華部分,而《大湘西演義》反映的正是近百年來的曆史,作者可謂慧眼獨具,匠心獨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