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貨幣資金的查賬
貨幣資金是指企業資金在循環周轉中停留在貨幣形態的資金。由於貨幣資金具有流通性強、使用靈活、容易兌現的特點,在有關貨幣資金的業務中極易發生營私舞弊、貪汙盜竊和揮霍浪費、違紀等問題。貨幣資金查賬的任務主要是審查企業有關貨幣資金管理製度的執行情況,貨幣資金收支是否真實、合規、合法。貨幣資金審查的內容,主要包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和其他貨幣資金三部分,具體審查過程也是從這三個方麵分別進行的。
1.如何查庫存現金業務
庫存現金是指企業財會部門所掌握的用於零星開支的現金,包括庫存的人民幣和外幣。
[例]查賬人員在對某公司進行2007年度財務收支專項審計時,發現“現金日記賬”6月1~15日每日餘額均超過50000元,而16日餘額下降至128.47元。這一現象引起了查賬人員的關注:被審單位為什麼長時間超庫存現金限額(被審單位的庫存現金限額為4000元),而6月16日庫存現金為什麼突然下降到128.47元?查賬人員以此作為突破口,進行詳細審查。
查賬人員首先審閱了“現金日記賬”中6月1日現金增加的幾筆業務內容,共有三筆:一筆是收取某出差人員報銷差旅費時退回的借款結餘,計382.64元;另一筆是報銷車票款129.62元;第三筆是提取現金,金額為45683.35元,分錄是:
借:庫存現金45683.35
貸:銀行存款 45683.35
然後,查賬人員又審閱了6月16日“現金日記賬”現金減少的幾筆業務。共有四筆,其中三筆是報銷職工藥費,共計268.24元,另一筆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46035.78
貸:庫存現金45683.35
其他應付款352.43
接著查賬人員審閱了記賬憑證所附的原始憑證是付款委托書一張,反映的是某單位給該公司的貨款,金額為46035.78元。經審閱,檢查“應收賬款”明細賬記錄,並未發現此明細賬,也沒有上述這筆應收賬款的記錄。本應作如下銷售業務的賬務處理:
借:銀行存款46035.78
貸:主營業務收入46035.78
很明顯,被查單位所作的會計處理,截留了銷售收入。這種賬務處理將銷售收入一部分截留在“其他應付款”賬戶中,其中大部分直接衝減了現金,但減少現金又沒有附原始憑證,無法直接了解其去向。
此時查賬人員聯想到6月1日提取的現金45683.35元,與本筆衝減的現金相同。顯然,這是兩筆有聯係的賬。查賬人員根據這一線索和掌握了解的情況,找到被審單位經辦人,經辦人聲稱是替某單位套取現金,但問起為何先付現金而隔半個月才收到對方通過銀行劃轉的款項,且又無支付現金的原始憑證時,對方無言以對。最終,經辦人隻好說明真相。
原來,由於公司經營不善,已有2個月未發獎金。6月1日提取現金付給本單位職工獎金,共200人。對這筆支出,該公司未及時入賬,致使“現金日記賬”上顯示的現金金額大大超過庫存現金限額(實際為賬實不符),直至11月2日某客戶付出貨款,便采用了“兩頭不見麵、收支不入賬”的手法,來達到截留收入、私分貨款、偷漏稅款的目的。
調賬可分兩種情況進行:
未進行賬務決算前調賬:
借:銀行存款46035
貸:主營業務收入46035
已完成財務決算調賬:
借:銀行存款 46035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46035
2.如何查銀行存款業務
銀行存款是指企業存入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賬戶上的貨幣資金。我國銀行存款包括人民幣存款和外幣存款兩種。為保證企業業務所需資金,正確合理使用銀行存款,達到提高企業資金使用效率的目的,保證企業銀行存款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必須加強企業銀行存款的管理。
[例]查賬人員審查A企業2007年4月6日“銀行存款日記賬”,在搜集對賬單時,發現缺少4月份的賬單,於是到銀行複印一份,核對發現4月6日的一筆8000元的銀行收入未入賬,查賬人員懷疑有貪汙行為。
查賬人員首先采用審閱法、核對法、調整法,將審查日的銀行存款日記賬的賬麵餘額與銀行對賬單進行調整,驗證了銀行賬和企業銀行存款日記賬相符。後又將企業銀行存款日記賬與對賬單進行核對。詳細審查4月份銀行存款日記賬,發現企業在4月7日開出一張現金支票提出現金8000元也未入賬。
然後采用詢問法,查賬人員針對上述這一收一付金額相符、但均未入賬的疑點,對企業會計人員王某進行詢問,王某如實交待了犯罪事實。
A企業購入原材料,金額160000元,用彙票結算,收到貨後,根據B公司出具發貨票作了賬務處理:
借:原材料160000
貸:銀行存款160000
但為了促銷,B公司按購價的5%折扣通過銀行彙入A企業開戶行,退給A企業折扣款8000元,會計王某收到該款後,認為有機可乘,欲侵吞此折扣款,於是將銀行彙款單及相關單據毀掉,並於次日開出現金支票將此款支出,裝入個人口袋。月末,將4月份銀行對賬單銷毀,以逃避檢查。
最終沒收贓款,並對王某處以罰款2000元,作如下賬務處理:
借:銀行存款10000
貸:其他應收款8000
營業外收入2000
3.其他貨幣資金業務的查賬
其他貨幣資金是指企業的貨幣資金中具有單獨存放地點和專門用途的款項,包括外埠存款、銀行彙票存款,銀行本票存款和在途貨幣資金等。其他貨幣資金從性質上講,屬於貨幣資金的一部分,但其存放地點和用途與庫存現金和銀行存款不同,其核算特點也不同。
[例]查賬人員在審查某公司“其他貨幣資金——銀行彙票存款”時發現,8月6日申請簽發了銀行彙票100000元,在8月減少彙票存款60000元,其餘額一直掛賬,查賬人員懷疑賬務處理有誤。
查賬人員首先采用查閱法、分析法、詢證法,調閱8月5日憑證,其記錄為:
借:其他貨幣資金——銀行彙票存款 100000
貸:銀行存款 100000
附銀行彙票申請書回單。8月8日憑證記錄為:
借:材料采購 60000
貸:其他貨幣資金——銀行彙票存款 60000
附單據為購貨發票一張。
然後查賬人員分析,既然彙票已辦理結算,應退回多餘款。詢問會計人員,據他回憶,本單位收到銀行轉來的多餘額通知單,已作收入,其憑證為:
借:銀行存款40000
貸:營業外收入 40000
經查賬人員證實,該多餘額通知,就是銀行退回的彙票多餘額。
可見,被查單位由於工作失誤,導致賬務處理錯誤。會計人員接受查賬人員指證。
被查單位作出調賬處理:
借:營業外收入 40000
貸:其他貨幣資金——銀行彙票存款 40000
6.2 存貨業務的查賬
存貨是指企業所擁有的為銷售或為生產過程中消耗而持有,或為銷售而處於生產過程中的各種流動資產,如商品以及各類材料、燃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等。由於存貨所涵蓋的內容特別廣,它在不同的企業的具體表現形態也不一樣,如機器設備,在用於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企業,它是一項固定資產,然而在生產這種機器設備的企業中,它則是一項存貨。所以,某項資產是否屬於存貨,除了看它能否在一年或一個經營周期內被銷售或耗用而轉換為新的資產外,還必須看企業的性質和企業持有該資產的用途而定,不能一概而論。
1.存貨取得的查賬
[例]某企業在購入原材料時按照購貨合同規定,付款條件為:2/20、1/30、n/40,在20天後30天內付款,該批材料總額為4680000元,應享受1%折扣不含稅價40000元(4000000元×1%),企業所作分錄:
①2007年5月15日購入材料時:
借:材料采購——A材料40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680000
貸:應付賬款4680000
②2007年6月10 日付款時:
借:應付賬款4680000
貸:銀行存款4680000
查賬人員看出,該企業沒有享受1%折扣。查閱付款憑證時發現銀行存款原始憑證為兩張電彙單據,一張彙單金額為4640000元,一張金額為40000元,收款單位相同,但銀行賬號不同,查賬人員懷疑所購折扣進行了賬外循環,形成小金庫。
查賬人員通過查閱應付賬款,驗證該筆付款係衝減所購材料,調閱采購合同,查閱彙款單時發現企業將折扣40000元轉入對方單位下屬公司,又以現金形式提回,作為企業小金庫。
企業購貨中享受由銷貨方提供的現金折扣應作財務費用,應作調賬分錄:
借:銀行存款40000
貸:財務費用 40000
2.存貨發出的查賬
[例]查賬人員在查閱某工業企業2007年度損益表時,發現該企業12月份利潤水平明顯低於以前各期及上年同期,經了解,該企業產品銷售情況與以前各期無明顯變化,懷疑其成本結轉存在問題,決定進一步調查。
查賬人員詢問會計主管人員,了解到該企業采用加權平均法計算產成品銷售成本,但在查閱“庫存商品”明細賬時,發現12月份采用的方法實際上是後進先出法,與以前各期采用的加權平均法不一致,再查閱“生產成本”明細賬及“庫存商品”明細賬借方記錄,發現產成品單位生產成本呈上漲趨勢,特別是在12月份生產成本明顯增大,經過進一步調查、核實並詢問當事人,確定該企業為了在12月份多轉成本200000元,采用了與以前各期不同的計價方法。
被查企業違反可比性會計原則的要求,隨意變更計價方法,其結果造成當期銷售成本虛增200000元,同時利潤虛減200000元。
被查企業應在次年查清問題當期編製調賬分錄,假定該企業所得稅率為25%,盈餘公積提取率為10%,應付投資者利潤按淨收益的50%,調賬分錄如下:
借:庫存商品——××184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50000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134000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80400
貸:盈餘公積13400
應付股利——××67000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50000
貸:銀行存款50000
借:應付股利——××67000
貸:銀行存款67000
3.存貨儲存的查賬
[例]查賬人員在查閱其工業企業3月“營業外支出——非常損失”明細賬時,發現有一筆60000元的短缺非常損失,因數額較大,決定進一步查證。
查賬人員調閱了3月15日記賬憑證,記賬憑證的內容為:
借:營業外支出——非常損失 60000
貸:原材料60000
該記賬憑證所附原始憑證是一張有領導審批意見的盤存單並附有人員說明。經過進一步調查、詢問,確認這是由於保管員責任不強造成的材料被盜損失,按照該企業管理製度規定,應由保管員賠償一部分,但該企業未按製度處理此事,而是將全部被盜損失計入“營業外支出”;同時,該批材料在購進環節支付的增值稅進項稅額未相應轉出。
被查企業沒有嚴格執行管理製度,將應由個人賠償損失的部分轉嫁到企業,虛減了企業收益,少繳了所得稅;同時,應轉出的增值稅進項稅額未按規定予以轉出,增加了當期抵扣數額,使企業少繳了增值稅。
被查企業根據管理製度的規定,決定由責任人賠償5000元材料損失並負擔相應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從以後各月工資中扣除,其餘損失由企業負擔。如果該問題在3月即被查清,編製調賬分錄如下:
借:營業外支出——非常損失 60000
貸:原材料60000
借:其他應收款——××5850
營業外支出——非常損失 64350
貸:原材料 6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10200
如果該問題在年終結賬前查清,應編製調賬分錄如下:
借:其他應收款——××5850
營業外支出——非常損失 435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10200
假定該企業采用結賬法結轉利潤,所得稅稅率為25%,盈餘公積提取率為淨收益的10%,應付投資者利潤為淨收益的40%,則:
借:所得稅費用 1087.5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1087.5
借:本年利潤 5437.5
貸:營業外支出 4350
所得稅費用1087.5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5437.5
貸:本年利潤 5437.5
借:盈餘公積 543.75
應付股利 2175
貸:利潤分配——盈餘公積 543.75
——應付投資者利潤 2175
借:利潤分配——盈餘公積543.75
——應付投資者利潤 2175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2718.75
也可將上述分錄與企業該期的正常業務一並處理。
如果上述問題在年終結賬以後被查清,應編製調賬分錄如下:
借:其他應收款——××5850
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1087.5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3262.5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10200
借:盈餘公積 543.75
應付股利 2175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2718.75
6.3 固定資產業務的查賬
固定資產是指企業中單位價值較高、使用期限較長、長期使用後仍能保持原來實物形態的勞動資料,如房屋、建築物、機械設備等。固定資產是企業從事生產經營不可缺少的物質條件。固定資產的查賬也成為企業查賬的一項重要活動。一般來說,固定資產的查賬較流動資產簡單,一是固定資產金額雖大,但交易相對較少,且不像流動資產那樣周轉頻繁;二是固定資產不能直接轉變成產品,對年度淨收益影響相對較小;三是檢查應收賬款、有價證券或存貨,要考慮其變現價值,而固定資產除特殊情況,如企業破產清算、合營等,則無須評估其變現價值。
1.固定資產增減業務的查賬
2.固定資產修理核算的查賬(略)
為了維護固定資產的使用效能,企業必須對固定資產進行有計劃的和及時的修理。這些修理所發生的費用支出成為固定資產的修理費用。
[例]查賬人員2007年11月對某企業固定資產修理費進行專項審查,發現該企業“其他應付款”總分類賬戶借方在2007年4月、5月、7月連續發生了金額為24000元、19000元、16000元的記錄,查賬人員感到這些支出過於集中,懷疑其中有問題。
查賬人員進一步審閱了“其他應付款”明細賬,了解到這三筆支出均為該企業汽車大修理支出。於是審計人員又進一步審查了該企業有關汽車的固定資產卡片,根據卡片上有關大修理的記錄,證實確有2007年4月、5月對2輛汽車的大修理業務,金額也確為24000元、19000元,查閱其記賬憑證後附有轉賬支票存根及××汽配廠開具的修理費發票,但2007年7月的大修理費在固定資產卡片上雖有記錄,而調其記賬憑證,後麵附有一張開給××汽配廠的轉賬支票存根,無其他單據。與××汽配廠取得聯係,財務人員吞吞吐吐,經查並未發生真實大修理業務,是假借修理之名,將被審企業資產流失,貪汙公款,雙方私分。
查賬人員作出處理意見,責令責任人退回公款:
借:銀行存款16000
貸:其他應付款16000
3.如何查固定資產折舊業務
固定資產折舊的提取,是為了補償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的損耗。對企業固定資產計提折舊進行查賬,目的在於督促企業合理確定折舊的範圍和方法,依法計提折舊,確保企業固定資產的保值。
[例]查賬人員在對某工業企業進行審計時發現,該企業1~6月的成本增幅過快,查賬人員進一步對成本支出項目進行了分析和比較,發現折舊費用呈遞增勢頭。雖然該企業上半年也購置了一些固定資產,但經過剔除分析,該企業的折舊費用水平仍增長過快。因此,查賬人員就對該企業在折舊方法的選用方麵產生了疑惑。
查賬人員首先審閱了1~6月份有關固定資產折舊業務的記賬憑證,並對“固定資產折舊計算表”進行了驗算。發現該企業於2月份對部分設備使用了加速折舊法中的年數總和法計算提取折舊額。按照國家規定,該企業不屬於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地位且技術進步快的企業,也未經地方財政部門批準。經進一步查證,該企業原車間設備自上年11月份進行自動化改造,於1月末改造完畢,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查賬人員特聘請權威部門的專家對改造後的設備進行技術水平鑒定,結果是,該設備雖然增加了自動化裝置,但與同類企業比仍屬正常技術改造範圍,而且並未獲得財政部門批準,所以該企業屬違反規定選用折舊方法。對於上述采用加速折舊法的固定資產,經審查確認,如按平均年限法計提折舊,則前半年該企業選用加速折舊法多計提折舊約600000元。
這類錯弊較易審查。在實際工作中,企業一經選定折舊方法,一般情況下變動的可能性較小,而且變動後對折舊額的影響較明顯,易引起注意。檢查人員隻要熟知有關規定,即可結合企業實際確定其選用的折舊方法是否適當、正確。
6.4 長期投資業務的查賬
長期投資是指不準備隨時變現、持有時間在1年以上的有價證券,以及超過1年的其他投資,包括股票投資、債券投資和其他投資。在資產負債表中,長期投資列在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之間,屬資產類,其中一年內到期的長期投資列在流動資產項下。
[例]某企業與主管部門簽訂的協議中年承包利潤300000元,年末前尚未提取債券利息時,其實際利潤隻完成了281000元。由於企業當年1月份平價購入某公司發行的5年期債券100000元,年利率10%,企業為了完成當年利潤,於是人為地將下一年利息也在本年計提,實際多提了10000元利息,使本年完成了承包利潤301000元。分錄如下: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20000
貸:投資收益 20000
對上述錯弊的處理,應做如下調整分錄;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10000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100006.5負債業務的查賬
負債是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的現實義務,履行該義務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按其償還期限劃分,可分為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流動負債包括短期借款、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預收賬款、應付職工薪酬、應交稅費、應付股利、其他應付款等;長期負債包括長期借款、應付債券和長期應付款等。
1.如何進行流動負債業務的查賬
流動負債是企業籌集短期資金的主要來源,指企業將在1年內或超過1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償還的債務,包括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貨款、應付職工薪酬、應交稅費、應交股利、其他應付款等內容。流動負債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因此,對於其入賬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必須加以控製。
(1)如何查短期借款業務。
短期借款是指企業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等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的各種借款。
[例]查賬人員在審查某公司會計報表時發現,銀行存款餘額1000000元,短期借款餘額1010000元。查賬人員認為存貸比例不合理,懷疑其有不及時歸還借款行為。
查賬人員通過審查“短期借款”明細賬,發現有兩筆借款到期2個月,尚未歸還,兩筆借款共計800000元。
通過進一步查證了解到,該公司占用到期資金,導致公司利息支出加大,違反銀行管理製度。在詢問知情人員時,了解到公司為了方便資金使用,有意拖欠借款。在查賬人員的說服下,同意歸還超期借款。
因此應作歸還超期借款分錄:
借:短期借款 800000
貸:銀行存款800000
(2)如何查應付賬款。
應付賬款是指企業在正常經營過程中,因賒購商品、勞務和服務等而發生的短期債務。它是隨著企業賒購業務的發生而發生,因此在查證過程中應結合購貨業務對應付賬款進行查證。審查的資料不僅包括資產負債表、總賬、明細賬、記賬憑證和原始憑證,而且包括與供應單位簽訂的有關合同、協議等。根據這些合同、協議判斷原始憑證所記載的業務是否真實,是否合理合法,再根據原始憑證判斷其會計處理是否正確。
[例]某企業當年經濟效益較好,為了給今後留有餘地,調節當年利潤,年終以車間修理為名,虛列提供勞務單位,假編虛列勞務費用200000元,作為應付款項處理,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製造費用——修理費 200000
貸:應付賬款——××工程公司200000
從而使當年12月的產品成本增加了200000元。若12月份生產的產品全部完工入庫,並已銷售了60%,則結轉的已銷產品成本中,自然也就包括了製造費用中虛列的60%費用,結果虛減了利潤120000元,相應也偷漏了所得稅30000元,因此查賬人員在查處後應作調整會計分錄:
借:應付賬款 200000
貸:庫存商品80000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1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