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本單位職工李某預借差旅費1600元,在填寫記賬憑證時,誤寫成1400元,並據以登記入賬。
4.5 期末財產清查
賬產清查,實際上就是對財產進行查點,查明是否賬存相符的一種方法。
1.財產清查的意義
財產清查是通過對企業的財產(包括各種財產物資、貨幣資金、各種往來款項)進行實地盤點或核對,以查明其實有數和賬麵數是否相符的一種專門方法。
賬實相符是保證會計信息資料真實的客觀要求,隻有真實的會計信息,才能起到會計核算應有的作用。然而,由於種種主客觀原因,往往會造成賬實不符。其主要原因有:財產物資的自然損耗、收發差錯、計量器具失靈、會計憑證或會計賬簿的漏記、重記、錯記或計算錯誤;不法分子的營私舞弊、貪汙盜竊;自然災害等非常損失;等等。因此,必須對財產進行清查,對各項財務報表的真實性予以實地檢驗。
通過財產清查,可以起到下列作用:
(1)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性,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通過財產清查,可以確定各項財產的實有數,將實有數和賬麵數進行對比,將盤盈或盤虧數及時調整入賬,做到賬實相符,以保證賬簿記錄的真實正確,為編製報表做好準備。
(2)加強企業財產物資的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通過財產清查,可以找到財產賬實不符的原因,從而發現企業財產管理上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采取措施,堵塞漏洞,健全財產物資管理製度,保證財產物資的安全完整。同時,通過財產清查,可以查明各項財產物資的使用情況,有無閑置、超儲或不足的現象,從而充分發揮財產物資的潛力,加速資金周轉,提高經濟效益。
(3)確保結算製度的執行。
通過財產清查,可以查明企業的債權債務情況,促使企業及時結算應收應付款項,對已確認的壞賬及時處理,對應付款項及時歸還,避免長期掛賬和長期拖欠,遵守結算紀律,維護商業信用。
2.財產清查的種類
財產清查的種類很多,可以按不同標誌進行分類。主要分類有如下幾種:
(1)按照清查對象的範圍劃分,可分為全麵清查和局部清查。
①全麵清查。全麵清查就是對所有財產物資、貨幣資金和各項債權債務進行全麵盤點和核對。全麵清查的內容多,範圍廣,一般是在以下幾種情況下,才需要進行全麵清查:
年終結算之前,為確保年度會計報表的真實性,要進行一次全麵清查。
在企業撤銷、合並或改變隸屬關係時,為明確經濟責任要進行一次全麵清查。
開展資產評估、清產核資等活動,必須進行全麵清查,以便按需要組織資金的供應。
②局部清查。局部清查就是根據需要對部分財產物資、債權債務進行盤點和核對。它一般在以下情況下進行:
商品、原材料等流動性較大或容易發生溢餘、損耗的財產,除年終全麵清查外,還應在每月、每季輪流盤點或重點抽查。
各種貴重物資,至少每月盤點一次。
庫存現金由出納人員在每日終了時自行清點一次。
銀行存款和銀行借款每月應與銀行核對一次。
各種債權債務,每年至少核對一至兩次。
(2)按照清查時間劃分,可分為定期清查和不定期(臨時)清查。
①定期清查。定期清查就是按預先安排的時間對財產進行清查。定期清查可以是局部清查,也可以是全麵清查。一般是在年度、季度、月份、每日結賬時進行。
②不定期清查。不定期清查是事先並未規定時間,而是根據實際需要所進行的臨時性清查。在以下幾種情況下,才需要進行不定期清查:
更換財產物資和現金的保管人員時,為分清經濟責任要對有關人員所保管的財產物資和現金進行清查。
發生自然災害和意外損失時,要對受災損失的財產物資進行清查,以查明損失情況。
單位撤銷、合並或改變隸屬關係時,應對本單位的各項財產物資、貨幣資金、債權債務進行清查。不定期清查通常是局部清查,也可以是全麵清查。
3.財產清查的步驟
不同目的的財產清查,應按不同程序進行,但就其一般程序來說,主要包括三個步驟。
(1)成立清查組織。
財產清查涉及麵較廣,工作量較大,必須專門成立清查組織,具體負責財產清查工作。清查組織應由會計、業務、倉庫保管等有關業務部門人員組成,並由某個主管人員負責清查組織的各項工作。
(2)業務準備工作。
為做好財產清查工作,會計部門和有關業務部門要做好各項業務準備工作。主要包括:
①會計部門應在進行財產清查之前,為賬實核對提供正確的賬簿資料,並將有關賬簿登記齊全,結出餘額。
②財產物資保管和使用等業務部門為方便盤點核對,應登記好所經管的各種財產物資明細賬,並結出餘額。將所保管的各種財產物資整理好,貼上標簽,標明品種、規格和結存數量。
③準備好各種工具和登記用的表冊,例如“未達賬項登記表”等。
(3)實施財產清查。
在做好各項準備工作以後,應由清查人員根據清查對象的特點,采用相應的清查方法,實施財產清查。
在盤點財產物資時,財產物資的保管人員必須在場;在盤點現金時,出納員必須在場。盤點時,要由盤點人員做好盤點記錄;盤點結束,盤點人員應根據財產物資的盤點記錄,編製“盤存表”,並由盤點人員、財產物資的保管人員及有關責任人簽名蓋章。同時,應根據有關賬簿資料和盤存表資料填製“實存賬存對比表”,據以檢查賬實是否相符,並根據對比結果調整賬簿記錄,分析差異原因,做出相應的處理。財產物資盤存表和實存賬存對比表的一般格式,如表4-12和表4-13所示。
表4-12盤存表
單位名稱:盤點時間:編號:
財產類別:存放地點:
財產清查是確定其實存數,查明實存數與其賬存數是否相符的一種專門方法。因此,進行財產清查,首先就要清查其實存數量和金額,確定其賬存數量和金額。然後,再用實存數與賬存數進行比較,便可查明二者是否相符。
(1)清查財產物資實存數。
多采用實地盤點法或技術推算法。
①實地盤點法,就是通過實地逐一點數或用計量器具確定其實存數量。如逐台清點有多少台機床,用秤計量庫存了多少噸鋼材等。
②技術推算法,就是通過技術推算確定實存數量。對有些價值低、數量大的材料物資,如露天堆放的原料、砂石等,不便於逐一過磅、點數的,可以在抽樣盤點的基礎上,進行技術推算,從而確定實存數。
(2)清查財產物資金額。
一般采用賬麵價值法、評估確認法、協商議價法和查詢核實法等。
①賬麵價值法,就是根據財產物資的賬麵單位價值來確定實存金額,即根據各項財產物資的實存數量乘以賬麵單位價值,來計算其實存金額。
②評估確認法,就是通過資產評估來確定財產物資實存金額。這種方法根據資產特點,由專門的評估機構依據資產評估方法對有關財產物資進行評估,以評估確認的價值作為財產物資實存金額。該方法適用於企業改組、隸屬關係改變、聯營單位撤銷、清產核資等情況。
③協商議價法,就是根據涉及資產利益的有關各方,按照互惠互利原則,參考目前市場價格,協商確定財產物資的實存金額。這種方法適用於企業聯營投資或以資產對外投資時采用。
④查詢核實法,就是依據賬簿記錄,以一定的查詢方式清查財產物資、貨幣資金、債權債務數量及其價值量。這種方法根據查詢結果進行分析,來確定有關財產物資、貨幣資金、債權債務的實物數量和價值量,適用於債權債務、出租出借的財產物資以及外借存款的查詢核實。
5.財產清查的賬務處理
財產清查的種類不同,所采用的清查方法以及清查結果的賬務處理也不同。
財產清查後,如果實存數與賬存數一致,賬實相符,就不必進行賬務處理。如果實存數與賬存數不一致,會出現兩種情況:當實存數大於賬存數時,稱為盤盈。當實存數小於賬存數時,稱為盤虧。實存數雖與賬存數一致,但實存的財產物資有質量問題,不能按正常的財產物資使用的,稱為毀損。不論是盤盈,還是盤虧、毀損,都需要進行賬務處理,調整賬存數,使賬存數與實存數一致,保證賬實相符。盤盈時,調整賬存數增加,使其與實存數一致;盤虧或毀損時,調整賬存數減少,使其與實存數一致。一旦發現賬存數與實存數不一致時,應核準數字,並進一步分析形成差異的原因,明確經濟責任。經規定的程序批準後,才能對差異進行處理。財產清查結果的賬務處理分兩步:第一步,根據已查明屬實的財產盤盈、盤虧或毀損的數字編製的“實存賬存對比表”,填製記賬憑證,登記有關賬簿,調整記錄,使各項財產物資的實存數和賬存數一致;第二步,查清原因、明確責任以後,根據審批後的處理決定文件,填製記賬憑證,分別記入有關的賬戶。
為了核算企業在財產清查中查明的各項資產的盤盈、盤虧和毀損及其處理情況,應設置“待處理財產損溢”賬戶。
“待處理財產損溢”賬戶是資產類賬戶,用來核算企業在財產清查中查明的各種財產物資的盤盈、盤虧和毀損,借方登記發生的財產盤虧數額和已經批準的財產盤盈轉銷數額,貸方登記發生的財產盤盈數額和已經批準的財產盤虧轉銷數額。若有借方餘額,表示尚未批準處理的資產盤虧和毀損數額;若有貸方餘額,表示尚未批準處理的資產盤盈數額。具體如表4-17所示。
表4-17
借方待處理財產損溢貸方
發生額:發生的待處理財產盤虧和毀損數以及批準轉銷的待處理財產盤盈數發生額:發生的待處理財產盤盈數以及批準轉銷的待處理財產盤虧和毀損數結餘額:尚未批準處理的盤虧和毀損數與盤盈數的差額結餘額:尚未批準處理的盤盈數與盤虧和毀損數的差額“待處理財產損溢”賬戶下設“待處理固定資產損溢”和“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兩個明細賬戶,進行明細分類核算。
財產清查的對象不同,清查結果的賬務處理也不一樣。
(1)存貨清查結果的賬務處理。
根據不同情況作不同的處理。一般處理辦法是:定額內的盤虧,應增加費用;責任事故造成的損失,應由過失人負責賠償;非常事故,如自然災害,在扣除保險公司賠款和殘料價值後,經批準應列作營業外支出等。如果發生盤盈則一般衝減費用。
[例]根據“實存賬存對比表”所列盤虧原材料13000元,編製記賬憑證,調整材料賬存數,其會計分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