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賬”前會計——“初探”(3 / 3)

④設置會計科目要滿足各方麵對會計信息的要求。

科目設置是會計核算方法的第一步,最終的結果應該是財務報表,而報表信息有許多的使用者,如投資者、債權人、企業經營管理者等。投資者要了解其在所有者權益當中屬於原始投資的部分,就要設置“實收資本”科目。因此,在設置會計科目的時候應該考慮信息使用者的要求,盡量體現明晰性的原則,從而滿足對外報告與對內管理的要求。

(3)會計科目的分類。

會計科目由於分類標準不同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

①從會計要素的角度分類。

從會計要素出發,可以將會計科目分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成本、損益五大類。

資產類科目。

流動資產類的科目。這類科目的特點是資產的變現周期在一年以內或不超過一個營業周期,例如“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原材料”等科目。

非流動資產類的科目。這類科目的特點是變現周期超過一年或一個營業周期,如“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科目。

負債類科目。

流動負債類科目。這類科目的特點是負債的償還期在一年以內,如“短期借款”、“應付職工薪酬”等科目。

非流動負債科目。這類科目的特點是負債的償還期限超過一年以上,如“長期借款”等科目。

所有者權益類科目。

投入資本類科目。如“實收資本”科目。

非經營因素形成的所有者權益類科目。如“資本公積”科目。

經營因素形成的所有者權益類科目。如“盈餘公積”等科目。

成本類科目。

這類科目的特點是所發生的費用要計入產品成本。

直接計入產品成本類科目。如“生產成本”科目。

分配計入產品成本類科目。如“製造費用”科目。

損益類科目。

這類科目的特點是其項目均是形成利潤的要素。

反映收益類科目。如“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等科目。

反映費用類科目。如“主營業務成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科目。

根據現行《企業會計製度》。

②按所提供的會計信息的詳細程度分類。

會計科目按其所提供的會計信息的詳細程度可分為總分類會計科目和明細分類會計科目兩大類。

總分類會計科目,也稱為總賬科目、一級科目,它是對會計要素的具體內容進行總括分類、提供總括信息的會計科目。例如,“原材料”、“應付賬款”等科目,一般由會計製度統一規定。

明細分類會計科目,也稱為明細科目、細目,是對總分類科目作進一步的分類,提供更詳細、更具體會計信息的科目。例如,“原材料”科目按原材料的種類、規格、品種等設明細科目,反映各種原材料的具體構成情況;“應付賬款”按債權人名稱或姓名設明細科目,反映應付賬款的具體對象。明細分類科目的設置,除了要符合會計製度的統一規定外,一般根據需要由各單位自行規定,對於明細科目較多的科目,可以在總分類科目和明細科目設置二級或多級科目。

下麵以“原材料”和“應付賬款”為例說明總分類科目和明細科目的設置,如表1-2、表1-3所示。

(4)會計科目運用舉例。

[例]從銀行提取現金300元。

該項業務應設置“銀行存款”和“庫存現金”科目。

[例]購買材料7000元,料款尚未支付。

該項業務應設置“原材料”和“應付賬款”科目。

[例]某投資者投入設備一台,價值300000元。

該項業務應設置“實收資本”和“固定資產”科目。

[例]某企業銷售產品一批,價值3000元,貨款尚未收到。

該項業務應設置“主營業務收入”和“應收賬款”科目。

2.會計賬戶的設置

(1)賬戶與會計科目的關係。

設置賬戶是會計的又一核算方法。賬戶是根據會計科目開設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結構,是用於分類反映會計要素增減變動情況及其結果的載體。

雖然會計科目已經對會計要素進行了進一步的分類,但是還不能進行具體的會計核算,因為會計科目隻是分類的名稱,而沒有一定的格式,所以為了全麵、序時、連續、係統地反映和監督會計要素的增減變動,還必須設置賬戶。賬戶能使原始數據轉換為初始會計信息,通過賬戶可以對大量複雜的經濟業務進行分類核算,在設置上要服從於財務報表反映會計信息的要求。

由此可見,會計科目和賬戶是既有聯係又有區別的兩個不同的概念。會計科目和賬戶都是對會計對象具體內容的科學分類,兩者口徑一致,性質相同。會計科目是賬戶的名稱,也是設置賬戶的依據;賬戶是會計科目的具體運用。沒有會計科目,賬戶便失去了設置的依據;沒有賬戶,會計科目就無法發揮它的作用。與會計科目相比,賬戶具有更廣泛的含義,除了名稱外,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結構。在實際工作中,會計科目與賬戶往往互相通用,不加區別。

(2)賬戶的分類。

由於賬戶是根據會計科目開設的,因此賬戶的分類也有兩種。

從會計要素出發,可以將賬戶分為資產類賬戶、負債類賬戶、所有者權益類賬戶、成本類賬戶和損益類賬戶五大類。

賬戶按其所提供會計信息的詳細程度可分為總分類賬戶和明細分類賬戶兩大類。根據總分類科目開設的賬戶稱為總分類賬戶,該類賬戶提供各種總括分類的核算資料。通過總分類賬戶對經濟業務進行的核算稱為總分類核算。總分類核算隻能用貨幣度量。根據明細分類科目開設的賬戶稱為明細分類賬戶,該類賬戶提供各種詳細的分類核算資料。通過明細分類賬戶對經濟業務進行的核算稱為明細分類核算。明細分類核算除了能用貨幣度量外,有些賬戶還要用實物度量。總分類賬戶統馭明細分類賬戶;明細分類賬戶則對總分類賬戶起著進一步補充說明的作用。

(3)賬戶的結構。

賬戶是用來記錄經濟業務的,必須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結構。由於經濟業務所引起的各項會計要素的變動,從數量上看不外是增加和減少兩種情況。因此,賬戶的結構也相應地分為兩個基本部分,用以分別記錄各會計要素的增加和減少額。賬戶的基本結構通常劃分為左、右兩方,一方登記增加額,另一方登記減少額。每方再根據實際需要分為若幹欄,用於登記有關數據資料。賬戶的一般設計格式應包括下列內容:

①賬戶的名稱,即會計科目;

②日期和摘要,即經濟業務發生的時間和內容;

③憑證號數,即賬戶記錄的來源和依據;

④增加、減少的金額和餘額。

日期憑證號碼摘要借方貸方借或貸餘額上列賬戶借方、貸方兩方的金額欄,一個記錄增加額,另一個記錄減少額。增減相抵後的差額,叫做賬戶餘額。餘額按其表現的時間不同分為期初餘額和期末餘額。因此,通過賬戶記錄的金額可產生期初餘額、期末餘額、本期增加額和本期減少額四個金額要素。

本期增加額是指一定時期內賬戶所登記的增加金額的合計,也稱為本期增加發生額。本期減少額是指一定時期內賬戶所登記的減少金額的合計,也稱為本期減少發生額。本期發生額屬於動態指標,它反映有關會計要素的增減變動情況。在沒有期初餘額的情況下,本期增加額與本期減少額相減後的差額就是期末餘額。本期的期末餘額轉入下期就是下期的期初餘額。餘額屬於靜態指標,它反映有關會計要素的具體內容的增減變動結果。上述賬戶四個金額要素的關係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1.6 會計和出納的關係

會計,從其所分管的賬簿來看,可分為總賬會計、明細賬會計和出納。三者既相互區別又有聯係,是分工與協作的關係。

第一,各有各的分工。總賬會計負責企業經濟業務的總括核算,為企業經濟管理和經營決策提供總括的全麵的核算資料;明細分類賬會計分管企業的明細賬,為企業經濟管理和經營決策提供明細分類核算資料;出納則分管企業票據、貨幣資金,以及有價證券等的收付、保管、核算工作,為企業經濟管理和經營決策提供各種金融信息。總體上講,必須實行錢賬分管,出納人員不得兼管稽核和會計檔案保管,不得負責收入、費用、債權債務等賬目的登記工作。總賬會計和明細賬會計則不得管錢管物。

第二,既互相依賴又互相牽製。出納、明細分類賬會計、總賬會計之間,有著很強的依賴性。他們核算的依據是相同的,都是會計原始憑證和會計記賬憑證。這些作為記賬憑據的會計憑證必須在出納、明細賬會計、總賬會計之間按照一定的順序傳遞,他們相互利用對方的核算資料,共同完成會計任務,缺一不可。同時,他們之間又互相牽製與控製。出納的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與總賬會計的現金和銀行存款總分類賬、總分類賬與其所屬的明細分類賬、明細賬中的有價證券賬與出納賬中相應的有價證券賬,有金額上的等量關係。這樣,出納、明細賬會計、總賬會計三者之間就構成了相互牽製與控製的關係,三者之間必須相互核對保持一致。

第三,出納與明細賬會計的區別是相對的,出納核算也是一種特殊的明細核算,它要求分別按照現金和銀行存款設置日記賬,銀行存款還要按照存入的不同戶頭分別設置日記賬,逐筆序時地進行明細核算。“現金日記賬”要每天結出餘額,並與庫存數進行核對,“銀行存款日記賬”也要在月內多次結出餘額,與開戶銀行進行核對。月末都必須按規定進行結賬。月內還要多次出具報告單,報告核算結果,並與現金和銀行存款總分類賬進行核對。

第四,出納工作是一種賬實兼管的工作。出納工作,主要是現金、銀行存款和各種有價證券的收支與結存核算,以及現金、有價證券的保管和銀行存款賬戶的管理工作。現金和有價證券放在出納的保險櫃中保管;銀行存款,由出納辦理收支結算手續。既要進行出納賬務處理,又要進行現金、有價證券等實物的管理和銀行存款收付業務。在這一點上和其他財會工作有著顯著的區別。除了出納,其他財會人員是管賬不管錢、管賬不管物的。

對出納工作的這種分工,並不違背財務“錢賬分管”的原則,這是由於出納賬是一種特殊的明細賬,總賬會計還要設置“庫存現金”、“銀行存款”、“長期股權投資”、“交易性金融資產”等相應的總分類賬對出納保管和核算的現金、銀行存款、有價證券等進行總金額的控製。其中,有價證券還應有出納核算以外的其他形式的明細分類核算。

第五,出納工作直接參與經濟活動過程。貨物的購銷,必須經過兩個過程:貨物移交和貨款的結算。其中貨款結算,即貨物價款的收入與支付必須通過出納工作來完成;往來款項的收付、各種有價證券的經營以及其他金融業務的辦理,更是離不開出納人員的參與。這也是出納工作的一個顯著特點。其他財務工作一般不直接參與經濟活動過程,而隻對其進行反映和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