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哎——這……可使不得的,你是鎮長哦……”
“師傅您還當過縣長呢!師徒還論官位嗎?”
“嗬嗬嗬……貧道哪裏還有可教你的東西呢?”
“您的絕技多著呢!徒兒知道隨便一個都足夠教我的。”
“那好吧!你先起來……茶道你可願意學?比如製茶之技……”
“啊?當然願意呀!那可是不外傳的絕技……具有極高的經濟利益的!”
一癡道長收徒後精神煥發起來,先拿出他收藏多年的三顆人參,說是作為收徒禮贈給倆徒兒,一人挑走一株。雲水說,他們不能在尚沒有孝敬師父的情況下再去收受師父的禮物。一癡道長堅持說寶貝在他這兒就是普通東西,留給他一個就已經足夠了,再多一個都是浪費。一癡道長微笑著看著兩個新收下的徒弟,在老人誠摯、愉悅的目光中,雲水便看了看那三棵參,利用他剛學到的知識,吃驚地發現這三棵參可了不得,一個是30年參,一株是40年參,還有一株是六十年的“甲子參”。雲水小心地選了一個三十年參,曉娟也不傻,看出來了雲水的吃驚,隨便一株都是寶中寶,所以她選了一株40年參。看到他們選好後,老道長欣慰頷首,高高興興地把雲水手裏的那棵參接過來,換成了那株“甲子參”,說:“拿著這株,你會有大用處的,不要輕易變賣與送人啊!”
在一癡道長放回那株人參時,雲水看到了放在幾案上的一遝錢,竟然都還是綠色老版的百元鈔。“師父,您的錢怎麼不花呀?現在的百元鈔都是紅色的,這種綠色百元鈔都貶值了……”
“貶值了?我哪裏有那麼多的花錢的地方?那遝錢還是我賣草藥和兩株靈芝的錢……你們全拿去吧,別放我這兒作廢了……”
“那不會!隻是受潮時間長會腐爛……我們是絕對不能再要師父您的錢了,我們給您換一下……曉娟,咱們總共帶了多少現金?”
“好像沒有師傅的多了,師父的這遝有一萬吧?”
“別在金錢上跟師父那麼的計較,師父一般情況下用不著錢!隨便給師父留點就行!來!師父交給你們學習……先學茶道,你們倆都可以學!”
真不愧是茶道高手,名茶世家,一癡道長從茶業曆史與文化、製作過程與方法到茶葉市場,滔滔不絕,如數家珍。目前的茶葉市場,良莠不齊,以次充好的現象屢見不鮮。並且茶葉的種類繁多,不同類型、不同口味、不同工藝已經令人頭昏眼花,更別論品級、香型、適口度等各種具體指標了。很多時候,高價宰客也是沒有商量的。
一癡道長說:“中國茶葉生產範圍在北緯180-370,東經940-1220,所以茶以南方為主要產地,北方茶無論是產地和品種都不多,我僅知道的有光山竹葉青、塞山玉蓮和舒城蘭花。而這裏恰好在這一範圍的最北端,我原以為這裏不會有茶葉生長,可後來在鹿角河穀地裏發現了茶樹,特殊的品種,葉片展開後成口唇形狀,並且我發現葉麵嫩時朱紅、老時青綠,所以我給它取個名字叫‘青山紅唇’。”
“‘青山紅唇’?……‘美人唇茶’!太好了!”雲水興奮地手舞足蹈,把名字又加一個“美人唇茶”。一癡道長詳細地把他家祖傳的製茶法教給了雲水他們,陸家的祖傳工藝那是一絕,自然茶味獨特也是絕無僅有的。一學就是兩天,就是這兩天,雲水也僅僅是學到陸家製茶的理論方法,工藝流程的操作自然是不能精通,盡管師父現場在他的道觀裏的簡易的製茶作坊裏手把手地教給他們。
一癡道長除了教給雲水他們製茶,教給了曉娟“透穴針法”外,還教給了二人一套內家拳,能起很好的健身作用。拳的名字叫“太虛掌”總共就九式,但正正反反,循環往複,反複九遍,所以演練下來共九九八十一式。
第三天早,雲水和曉娟起來時,師父已經練過拳到大殿裏點上香火了。雲水他們倆第一次來到大殿,抬眼一看,雲水還認識中間那尊道教敬神呢,隨口說道:“六禦之‘承天效法後土土皇地祗’,師父!這裏為什麼不敬奉像‘三清’‘昊天金闕玉皇大帝’這樣的神仙呢?”
“嗬嗬嗬……行啊!貧道沒有收錯徒弟,你對道教文化還有點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