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就了解一點點,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基本教義是遵道貴德,天人合一,貴生濟世。其實弟子並不知道‘貴生濟世’為何意?”
“嗬嗬嗬……所謂‘貴生濟世’就是‘仙道貴生,濟世度人’,這是修道的宗旨。你剛才所問這裏的敬奉神靈之事,道門有個說法,‘名山大川敬天神,低山河溝奉地仙’,這裏大概就適合敬奉此神,或者建觀者有所偏好。”
雲水看看曉娟,小聲說:“看來咱們的小廟敬奉山神是對的!”
練過武,雲水和曉娟都是汗流浹背,口渴得厲害,端起師父的茶水咕咕嘟嘟被他倆喝下去一壺,把一癡道長心疼得了不得。再泡上一壺後,雲水不好意思地說:“師父!您別怪我們,在家裏長這麼大我們都是渴了舀碗涼水灌下肚,又解渴又清熱,一年四季如此。誰知習慣難改,聞到您的茶香更渴了……這茶盅小得跟個小玻璃蛋蛋似的,真口渴的時候,喝下喉嚨沒感覺,估計要是喉嚨孔大的,這一茶盅茶都不能澆濕喉嚨壁。”
“嗬嗬嗬……別不好意思了,我知道你們這兒的喝水,叫牛飲一點不為過,我們老家,那些南方人才是喝茶,可以叫品茗,這是一種文化,是藝術……”
“是啊!有人把我們山鄉的貧窮人的活著叫生存,而把南方那些有錢的人叫生活,我們的生活一旦幸福了,那南方有錢人又叫生活藝術了……”
雲水和曉娟又跟著師父一癡道長學習了一些“茶道”理論,什麼“廉、美、和、靜”的飲茶體會,什麼紅茶的甜香、綠茶的清香、烏龍的果香等茶香味道的辨別真言,還學背了唐朝盧仝的《七碗茶詩》:
一碗喉吻潤
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
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
平生不平事
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輕
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
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說到要離開時,雲水用手機給師父拍照了不少的照片,把師父已經有些發黴,並過時的錢都換成新鈔。並把曉娟帶來的寶劍留給了師父,還留下一根橡膠棍,這種棍多年也不會腐朽的。臨走時,一癡道長突然又想起了兩件事,一是,他在鹿角河穀地找到過一片類似於馬蹄金的金塊,有巴掌大,交給雲水說:“我懷疑這鹿角河穀地有黃金礦,但多年來也沒有得到證實。不過有一個地方的設施好像能證明金礦的存在。咱們可以去看看,看過你們再走。唉!無量佛,天下無不散之筵席!想我一癡能在有生之年收下兩個徒弟,足慰平生矣!雖言‘芸芸眾生,人人都需要慰藉’,但貧道幾日來的此番慰藉何人能比?嗬嗬嗬……”
“師父!您別傷懷……我們有時間回來看您的!”
“為師沒事!你們別擔心!你們來這裏也未必能見到為師,為師的閑雲野鶴般生活,哪裏能長時間地呆在一個地方呢?”
“師父!下次來徒兒給您帶一部手機來,咱們師徒再聯係就方便多了。”
“深山大穀裏不可能有信號的……電腦時機什麼的,這些新玩意為師知道一點,但統統不會用。”
“師父您說的您還有一事要告訴徒兒,您請講!”
“哦!為師有點遺忘了,想到的事情一轉臉就可能忘掉,再去想想不起來,不去想,過一兩天可能就會自動再冒出來。我要告訴雲水的就是,今年夏季長而熱,又多雨,空氣濕度一直很高。這種天氣會導致蚊蠅的滋生倍增,各種病毒也一定繁殖很盛,根據多年的經驗,為師預測這一時期,初冬時節,一定會有感染性腹瀉,細菌性痢疾,病毒性感冒和小兒皰疹病高發,作為一鎮之長,上至一縣之長都應該引起重視,以免出現大麵積人眾傳染。”
“這些病都應該屬於丙類傳染病,監測管理,重在預防,患病者也無需隔離,抓緊時間送醫治療就行,隻要不誤診、不耽誤治療,一般不會出現並發症,也就不會危及到患者生命,況且也能有效地遏製蔓延。師父!您有更好的預防中草藥方子嗎?”
“有!我現在就給你開兩副,一副預防流感,一副預防痢疾,這裏麵母親有吃的,對哺乳的嬰兒也有預防作用。”
一癡道長很快地寫下了兩副中藥方,所用中草藥還都是常見的,經濟實惠、價格便宜。雲水收好藥方後,隨著師父來到了飛雲寺裏,原來飛雲寺與出雲觀距離不遠,中間就隔了一座不高的山峰,從山峰腳下繞過去就到了。推開山門,繞過大殿,直奔後禪院。這飛雲寺比出雲觀大出一倍還要多,布局合理,雖已破敗,依稀還能看出昔日的金碧輝煌。後院裏有個地下室,入口在大柴房裏,走下十幾個台階便進入了寬敞的地下室,這好像不是人工挖的,像是一個原有的天然山洞,寺院應該是建在山洞上的。那地下室另有出口,不知道多遠,雲水也沒有去問師父。裏麵擺著一個大爐膛,旁邊有已經腐爛的大風箱,鼓風用的,另一邊有一大堆沙石的東西,應該是粉碎後的金礦石,用手燈一照,確實偶有金色的光點,有大有小,閃閃爍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