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7章 夫妻是一對相濡以沫的金魚(1 / 2)

曉娟見這一老一少談得非常投機,便主動去做了晚飯。修道之人的飲食上與坐禪人不同,沒有什麼忌諱,曉娟把他們帶來的東西也加入了飯食中,葷素搭配很不錯,色香味也拿捏得恰到好處。當曉娟把做好的晚飯端上來時,一癡道長正在給雲水講人參的年份判斷之法。這恰好給補上的一課,老人家介紹說,人參的年齡判斷是門學問,因為山中人對人參是非常敬重的,把它視為人,一些進山挖參的人有個潛規矩,就是去單不去雙,一塊進山可以是三個人、五個人、七個人等,決不是兩人、四人等。他們認為去單回來雙,就意味著能找到參,滿載而歸,與人參一同回來,參也是人嘛!人參的年齡很重要,有個普通的說法,“七年為參,八年為寶,九年十年沒處找”,要能找個10年以上的參,那就是比金磚珠寶還要珍貴的寶貝了。至於那50年參100年參,那就有價無市了。人參的判斷通常有“蘆、碗、紋、須、體”五形法之說。五形中有三即為佳參。參身以上的蘆頭是露在地麵以上的部分,每年秋季要脫落,從第四年開始,蘆頭脫落時,在參體上會留下一個莖痕,即蘆碗,往下便一年一個蘆碗,蘆碗數加三就是參的年齡。參紋就是人參主體的上部,即肩部,生有的多條緊密連貫、排列有序、深陷細密的環狀橫紋,生長年限越久,橫紋數目越多。再說參體下生長的細長而柔韌的須,如果須上綴滿小米粒狀的小疙瘩,稱為“珍珠點”,這樣的珍珠須在12年以上才有,珍珠須越多,年份越長。

“啊?是這樣……那我挖的這三株參,您看看有幾個年頭?”雲水把那三株參小心地擺在飯桌上,一癡道長都沒有拿起來看,就那麼隨便看看便斷定說:“三隻參中隻有一個算得上寶的,11年參,這兩個一個六年一個七年,不過你這三棵參也都能稱得上佳品了。吃飯!吃過飯,我給你們拿出三棵參看看。”

吃飯時,一癡道長興高采烈地大誇曉娟的廚藝高,這頓晚餐吃得是心滿意足。看到吃過飯的雲水老皺眉頭,嘴裏還唏噓不已,好像被熱飯燙傷了似的,其實是嘴裏起了潰瘍,內火外渲。曉娟心疼地搬住雲水的頭看,一癡道長笑著說:“你們小夫妻的感情很真摯啊!好好!不要相信那‘夫妻本是同林鳥’的妄言,要認定‘夫妻是一對相濡以沫的金魚’。雲鎮長!你這是內火上升,現在還沒有完全外宣,再過一天還有可能在臉上鼻、眼處長出豆豆來。來!我給你紮上兩針泄瀉火,很快就會好的。”

“什麼?針灸還能瀉肝火?我怎麼沒有聽我爺爺說過?”曉娟驚訝地問。一癡道長也投來驚疑的目光,問:“姑娘是中醫世家出身?”

“也不算世家!我爺爺從外麵學來的,教給了我爹爹,我爹爹沒有兒子,便不願再傳了,我爺爺不想帶到墳墓裏去,就把針灸的技術都傳給了我。我生來愚笨,頭腦不太靈光,又不太喜歡行醫這一行,所以學的也不好,馬馬虎虎地能下幾針,但從沒有聽說過銀針能泄內火的針法!”

“嗬嗬嗬……這是快要失傳的‘透穴針法’,手勁與定穴位都要求極高極嚴,稍有偏差就可能出現危險,所以就教的不敢教,學的不敢用了。”

“‘透穴針法’,這個我倒聽說過,就是一針透兩個穴位,穴位的判定,下針的角度,以及入針的手勁都要求極嚴極精準,是吧?”

“對對!看來姑娘的技藝並非你自謙所說的那麼不堪啊!嗬嗬嗬……”

在一癡道長給雲水行針的時候,曉娟聚精會神地看著,眼都不眨一下,生怕老道長運針的每一細小的環節被漏掉。一癡道長看在眼裏,深感這姑娘的好學與對技藝的求知若渴,便笑著問:“姑娘想學貧道的這一小技嗎?”

“當然想學了!……小技?這是絕技呀!您怎麼能輕易傳人?更何況我是個女的?”

“這有什麼不可外傳的?難道讓自己的技藝流傳下去為民眾造福不比隨自己的身體爛在棺材裏強嗎?嗬嗬嗬……”

“那您是願意教給我了?”

“當然願意!”

“那一言為定!師傅在上受弟子一拜!”曉娟說著就跪下向一癡道長叩頭,生怕一會兒道長就會反悔似的。一癡道長“嗬嗬嗬”地笑著說:“姑娘真是個風火性情啊!好!徒兒起來!我一癡暮年也收徒弟了……哈哈哈……”

見一癡道長這麼高興,雲水頭腦一轉馬上也跪在了地上向老人家叩頭說:“師傅!您剛教給徒兒人參年份判斷的方法,徒兒也要向您叩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