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批托拉斯組建後,組織工作著重抓了以下幾項工作:
(1)首先改革生產組織管理製度,建立適合社會化大生產和專業化分工協作的經營管理方式,以促進設備的充分利用和生產技術水平的提高,這樣時間不長收到了顯著的效果。
(2)調整托拉斯所屬同類企業的管理體製,同地方協商,上交主要同樣企業為托拉斯實行集中統一領導,以利於統一規劃,合理調整,協作分工,以利於用經濟辦法管理企業,提高經濟效益。
(3)對試辦的托拉斯加強領導,及時交流成功經驗,支持解決前進中的問題,做好發展提高工作。
我們在組建托拉斯時注意穩步前進,先試點,發現問題後抓緊解決,既堅持少量試辦總結經驗逐步推廣的方針,又積極解決矛盾,有利於增加品種,提高質量,降低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效果是好的。但試辦工作因文化大革命而中止。
5.開展工業學大慶運動
工業交通企業學大慶,一是從1964年初開始的。2月5日,中共中央發出傳達石油工業部《關於大慶石油會戰情況報告》的通知。大慶油田到1963年底已探明的地質儲量為26.7億噸,累計生產原油1000多萬噸,不僅國家投資的7.1億元已全部收回,而且還為國家積累資金3.5億元,是全國工業交通戰線的先進典型。大慶油田在建設過程中,切實貫徹了《工業七十條》精神,培養了“三老四嚴”作風,建立了以崗位責任製為中心的企業管理製度。大慶職工是一支有組織有紀律又能吃苦耐勞,有思想政治素養的工人隊伍,是全國職工的榜樣。因此,中共中央號召全國的企業和職工都要學習大慶精神。毛澤東發出“工業學大慶”的號召,全國人民學大慶的運動很快掀起高潮。
企業局對工業學大慶,承擔了組織、學習、推廣的任務。首先組織工業企業和廣大職工認真學習大慶的革命加拚命、拿下大油田的精神和戰天鬥地、無所畏懼的鐵人精神,學習大慶“三老四嚴”、“四個一樣”的革命作風,以及深入細致做好三基工作(基層建設、基礎工作、基本功),使企業有了堅實的基礎。在全國範圍內學習推廣,提高工業企業的整體素質。二是組織各地區的企業幹部分期分批到大慶實地參觀,親自體會大慶的革命風貌及取得的偉大成就,利於更深刻地把大慶經驗學到手。三是要把學大慶和學習各地區、各行業先進典型緊密結合起來,取得更好的效果。
6.學習《鞍鋼憲法》,實行“兩參一改三結合”,推廣齊齊哈爾機車車輛廠的經驗
《鞍鋼憲法》是1960年3月中央在鞍山市委《關於工業戰線上的技術革新、技術革命運動開展情況的報告》上批示中提出的社會主義企業的原則。即:“開展技術革命,大搞群眾運動,實行兩參一改三結合,堅持政治掛帥,實行黨委領導下的廠長負責製”。中央批示各部門、各大中型企業要組織幹部學習《鞍鋼憲法》,有領導地開展城鄉經濟技術革命。我局在組織學習《鞍鋼憲法》,實行“兩參一改三結合”(群眾參加管理,幹部參加勞動,改革不合理的規章製度,技術人員、幹部、工人三結合)方麵做了許多工作。例如工人參加管理,要求工廠小組設置不脫產的八大員(生產管理員、質量管理員、技術管理員、設備管理員、工具管理員、安全管理員、考勤管理員、經濟核算員),幹部參加勞動要做到製度化、經常化;改革不合理的規章製度以適應生產發展的需要。
1964年為了推動“兩參一改三結合”,專門成立了學習領導小組前往全國各地組織推廣,並參加國家經委組織的到朝鮮去參觀考察大安體係的經驗,以資借鑒。
此後在國內總結、推廣了黑龍江省齊齊哈爾機車車輛廠的“集中到廠部,服務到班組”改革管理機構的經驗,在全國範圍內組織推廣,對企業管理創造性地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
7.學習解放軍加強企業職工思想政治工作
1963年12月16日毛主席在《關於學習解放軍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批示中指出:“國家工業各部門現在有人提議從上到下都學習解放軍,都設政治部、政治處和政治指導員,實行四個第一和三八作風。我並建議從解放軍調幾批好的幹部去工業部門那裏去做思想政治工作……我已收到各部學習解放軍的詳細報告,他們主張從上到下設政治部、處和指導員,看來不這樣做是不行的,是不能振作其整個工業部門(還有商業部門、農業部門)成百萬、成千萬的幹部和工人的革命精神的。”在毛主席批示下,國家經委設立政治部,企業局也及時成立了思想政治工作辦公室,擔負這方麵的任務。要求每個企業都要加強經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強社會主義教育,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職工,培養一支革命化職工隊伍。在企業普遍開展了爭取做“五好幹部”(即完成任務好、克服困難好、團結協作好、發動群眾好、指揮生產好)和六好職工(生產好、安全好、出勤好、互助好、團結好、推廣先進好)的評選競賽活動。這對調動廣大幹部和職工生產積極性起了很好的作用。
8.調整企業管理體製
(1)根據中共中央1961年1月20日作出的《關於調整管理體製的若幹暫行規定》。(2)1958年以來,各省(市)自治區和中央各部下放給專區、縣、公社和企業的人權、財權,商權和工權,放得不恰當的,一律收回。(3)中央各部直屬企業的行政管理、生產指揮、物資調度,幹部安排的權力,統歸中央主管各部。國防工業一律由國防工委直接領導。過去下放的國防工業企業一律收回。全國鐵路由鐵道部統一管理,鐵路運輸由鐵道部統一指揮。據此規定,在國家經委領導安排下,企業局會同各部門對企業管理體製,經過同省市協商,作了有利於集中統一的必要調整。經委黨組於1961年12月29日發出《關於調整94個企業隸屬關係的通知》。這94個企業同地方協商,同意辦理交接手續,改由國務院工業交通各部直接管理。
在1962年中央召開的七千人大會後,在加強集中統一管理的精神下,經過與地方協商,又將一大批大型骨幹企業收歸國務院工業交通各部門直接管理。
1964年試辦十二個托拉斯時,為了便於統一安排專業化協作,提高經濟效益,又同地方商量收回一定數量的企業,歸托拉斯統一管理。
在國內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中,加強企業管理體製的調整,有利於實現集中統一管理,克服經濟的困境,加快國民經濟情況的好轉,盡快恢複到曆史最好水平。
(三)企業局六年工作的思考
第一,從長期在基層企業工作調入國家領導機關,麵向全國範圍的經濟管理工作,對我來說,具有轉折意義。在新的起點上,在學習和實踐中進行新的工作。在企業局近6年工作中,參與了按《工業七十條》整頓企業,提高經濟效益,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全過程。從事試辦托拉斯,用經濟辦法管理工業企業的探索,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進行工業和企業管理體製調整,學習解放軍、學習大慶,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等,從事實踐的內容是多方麵的,經受了鍛煉也是多方麵的,對於開闊眼界,擴大視野,提高宏觀經濟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獲益匪淺,在我為黨的事業奮鬥曆程中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個階段。
第二,要正確處理好全局和局部的關係,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地工作。國家經委是國家重要的管理工業、交通工作的綜合部門,它是一個全局。企業局是國家經委管理企業的職能機構,是一個局部。局部應該服從全局。作為企業局的領導幹部,一定要認真學習和貫徹中央的各項重要的有關指示,切實執行國家經委黨組的決定和部署,把工作做實、做好,取得優異成績。但同時應該認識到局部對企業管理方麵來說又是一個全局,應該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地工作。如調查研究,弄清情況,提出有創見的建議,提出合理的執行規劃、適時總結經驗和推廣先進典型的意見,向領導及時彙報反映,供其采納,以利更好地開展工作,取得實效。
第三,要做好有創見的工作,必須吃透兩頭。一是要認真學習和深刻領會中央和黨組的指示精神,全麵地而不是片麵地執行指示精神。二是要通過調查研究,吃透真實的實際情況,弄清關鍵之所在。這此基礎上,從實際出發,貫徹執行中央的指示和黨組決策,創造性地工作。在執行指示、推動工作中,按照群眾路線的方法,學習先進經驗,抓典型帶動一般,為企業的管理和各項工作中開展工業學大慶運動,開展比學趕超先進活動,在增產節約,扭虧增盈,勤儉辦企業中,在全國樹立了勤儉辦企業的五麵紅旗(上海嘉紡廠、湖北襄樊棉紡廠、湖南橡膠廠、山西石礦節煤礦,甘肅蘭州煉油廠)都對工作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第四,加強企業局幹部的自身建設。因各項工作的實施和貫徹,都要通過全體幹部發揮積極性,進行堅持不懈的努力來實現。如放鬆局內幹部隊伍建設,特別是思想政治建設,形成紀律鬆懈、互不團結的狀態,工作是萬萬做不好的。因此在完成黨的各項任務過程中,我局特別重視幹部隊伍的思想政治建設。局內所有幹部基本上都是黨員,首先要嚴格黨員的組織生活,加強黨員幹部的組織紀律性,成為工作的骨幹和模範。在黨員發揮模範作用和支部發揮戰鬥堡壘作用的條件下,提倡全局幹部樹立認真學習、團結戰鬥、謙虛謹慎、總結經驗的作風,共同為出色完成黨的任務而努力。在實踐中我深刻體會到加強局內幹部隊伍建設,對於作好工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