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三招都不能把對方“擒”回來的話,那就意味著對方現在還沒有需要,或是還沒感覺到有談判的必要。
這種時候,你千萬不要著急,要有禮貌地暫時退到一邊,給對方一個呼吸的空間,但要保持一些接觸。每隔一段時間,有什麼資料就寄給對方,說不定有一天對方會改變主意的。
不過,這裏也要提醒你:對手也可能運用“欲擒故縱”的戰術來“糊弄”你。當他表現出勉勉強強、要買不買、可有可無的態度時,不要輕易相信對手真的不需要、不在乎或是很為難,也許他心裏早就盤算好了何時要出手成交呢。
雙贏談判秘訣
在談判桌前,一個真正的談判高手是絕不會將自己的喜惡表露無遺的。
快速的應允和承諾,容易讓人覺得自己可能損失了什麼,而適時地表現出勉勉強強的一麵,才不失為談判高手的風範。
第二十一招 誘導對方先做出承諾
但凡優秀的談判者是絕對不會從自己口中強加任何需求到對方身上的。相反,他們會通過循循善誘的影響力,讓客戶發覺自己需要這件商品或是這項服務。
誘發對方的購買欲望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曆:當你逛商場的時候,常常為身邊形影不離的售貨員、緊隨其後的推銷手段感到煩惱不已。很多時候,明明不想買,店員卻還是拿著衣服猛向你介紹。
不可否認,很多這類從業者還真的常會犯下強迫推銷的毛病,不過,如果換個角度來看這件事情,話也不能說滿了。每個走進服裝店的人,當然是抱著有好東西就付錢的心態。作為售貨員,不奮力一試怎麼能行呢?再者說,女人衣櫥裏總是缺一件衣服,隨時埋單這種情況也是有可能的。這麼說來,售貨員還是本著“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做銷售呢。
話雖說得沒錯,但是還要看你是不是用對了方式。不可否認,許多談判者,尤其是業務員,常常會犯下一個致命錯誤,那就是不厭其煩地跟客戶講解自己的商品有多麼的好,或是對方有多麼需要這項服務。雖說這麼做,無不證明了你的敬業精神和責任心,但是從另一方麵來看,此舉勢必會引發客戶的反感心理。如果換作是你的話,很可能心裏早就在冒火了:“這東西,我一點也不需要,你就別在我麵前嘮嘮叨叨了。”
其實,每位客戶隻要一走進一家商店,或是上門尋求服務,或多或少都有需要被協助的地方。隻不過人性就是如此,如果對方一直以強迫的方式推銷某件商品或是某項服務,一再告訴你這件東西的好處,人們反而會滋生強烈的抗拒情緒。
因此,但凡優秀的談判者是絕對不會從自己口中強加任何需求到對方身上的。相反,他們會通過循循善誘的影響力,讓客戶發覺自己需要這件商品或是這項服務。最終,當客戶認同這件商品或是這項服務可以改善他們的人生或是給他們帶來便利的時候,自然而然地就會產生購買的欲望。
勾起對方想要解決問題的欲望
看到這裏,也許很多人疑惑了:“這難道不是誘使客戶說出他們需要這件商品嗎?這未免太不可思議了,又該怎麼做到呢?”其實,這件事情並沒有那麼複雜,不過就是借著對話的引導,讓客戶說出自己的欠缺,當他們覺得自己需要買一件商品時,自然就會尊重你的專業意見了。
有這樣一個案例。韓宇從事稅務規劃工作,有一次他接觸到一位姓蔡的女客戶,這位蔡小姐從事股票投資多年,說起其中門道,顯然非菜鳥之輩,但是對稅務規劃卻一竅不通。在蔡小姐看來,理財目標在於儲蓄,投資概念在於賺取差額,而稅務規劃卻是件離自己相去甚遠的事情。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當韓宇麵對這樣一位有稅務規劃需求,但是卻完全不明白稅務規劃是怎麼一回事的客戶時,擺在他眼前的首要任務就是找一個恰當的切入點,讓這位客戶體會到稅務規劃的重要性。
於是,在韓宇和蔡小姐的第一次麵談中,他便這樣說道:“蔡小姐,你知道你這一輩子所賺的每一塊錢,都不隻是一塊錢嗎?”這句話顯然引起了蔡小姐的注意,一副迷惑的表情,正襟危坐地坐在對麵,請韓宇接著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