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雙贏談判製勝秘訣之開場布局——給自己一個“贏”的開始(4)(1 / 2)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要牢牢記住:在談判過程中,當你向下調整了價格,原則上就不可能再返回初始價格。拿上麵那個例子來說,你開始喊價一百元,後來降到八十元,在這之後,你就不能再開出高於八十元的價格了。再舉例來說。你和客戶花費了幾個小時的時間,你將原本年費十萬元的服務價格一路降價,從九萬五、九萬壓到八萬五,直到對方點頭同意,同時對方也承諾起碼續約三年,談判進展到這個階段,雙方原本都以為可以再繼續下一步的討論了,然而此時你卻突然發現報價不對,於是,你脫口而出:“真的是很抱歉,我還是得退回年費九萬五。”可想而知,此時的客戶勢必會將你掃地出門。

看到這裏,或許有人要質疑了:“談判難道不是不斷議價的過程嗎?何以這麼說呢?為什麼議價隻能向下,難道沒有反彈性往上的空間嗎?”

通常,我們是不建議對已經出口的議價反悔的,除非你能給予對方足夠的回饋,請求對方接受你對價格的變動。不過,那些在談判桌上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手,即使明知自己報錯了價格,也是寧可選擇摸摸鼻子認栽,也不願意撤回最初的報價。在他們看來,隨意撤回和談判對手的協議,極易給對方造成反感,這樣無疑促成了談判的破裂。

要知道,談判是一個過關斬將的互動過程,談判過程中,客戶與你每獲得一點利益,都會產生一種勝利感。因此,當你的談判對手攻下的城池無緣無故地被你大手—揮,說拿走就要拿走的時候,他們不僅失去了原有的勝利感,更會產生被戲弄的感覺。這種負麵情緒無疑會對談判結果產生不良影響,甚至還有可能讓客戶對你全然失去信任。

請記住,談判過程隻能是持續向下而非向上,千萬不要在談判後期,毫無策略地將已經談好的價格隨意往上調,這樣的行為絕對是犯了談判的大忌。所以,每個談判者都應抱著謹慎的態度去斟酌每一個承諾,這些承諾並非是單方麵的,而是談判雙方“共同”參與的決定。如果你在毫無審慎思考、沒有給予對方任何補償條款的狀況下,就單方麵地收回承諾的話,這無異於背棄對方的信任,而要重新建起雙方的互信關係則是難上加難啊。

雙贏談判秘訣

在談判過程中,如果價格無端上揚了,前麵的努力就會付諸流水,客戶會覺得你在浪費他的時間,而你自己在價格上的防守也會功虧—簣。

在談判過程中,你的使命不是讓價格“向下”的幅度變小,而是如何在這一過程中,展現你的誠意,讓談判雙方都感覺良好。同時,請記住:“價格”永遠不是談判中最重要的。如何通過“向下”的價格換取對方的信任和附加價值,才是你最需考慮的事情。

第七招 建立契合感比搞好關係更重要

談生意、做買賣,人脈很重要,得看關係搞得好不好。其實,在任何談判成交之前,建立契合感比搞好關係更重要,也更可靠。

“人情”不是“維係關係”的萬靈丹

媛年輕的時候,曾做過業務,當時她還是新手,經理總教導她先列出銷售名冊。作為一個初入社會的女孩,年紀輕輕、不問世事的媛哪有什麼人脈可言?列出的名單大多是自己的親朋好友,那時的媛,信心滿滿地認為自己一定可以達成初期的業績目標,要知道,這個名單上的名字,個個都與她關係匪淺,論麵子、論交情,誰都有可能成為支持媛的客戶。

果然,事態如媛預期的一樣,正是由於這些叔伯阿姨的捧場,媛賣了不少產品。然而,隨著業務的進展,媛越來越強烈地感受到:無論是捧人場、還人情,還是純粹應付她,這些都無法幫助自己的銷售生涯存活太久,因為人情、麵子是隻會買一次的。

於是,媛開始疑惑了:“這樣下去,我能走多久呢?我已經要求這些親朋好友購買過我的產品,我還能再要求他們購買多少次?如果我一直依賴這些人來購買我的產品,我又該如何拓展自己的人脈呢?”

就這樣,想著想著,在媛的眼前閃現出一些曾經做過直銷的同學,一到同學相見時,大家都對這些人避而不談,其事因就在於這些人早已不斷地消磨掉了朋友們的支持。大家同窗多年,雖說本該是件值得珍惜的事,可是,凡事一旦牽扯到錢財上,糾葛就少不了,再多的感情也會被耗盡,更何況不是每個人都有使用這些同學所賣產品的需求,同學們給予的“金錢援助”,到頭來幫不上大忙,反倒令雙方見麵都成了件尷尬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