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雙贏談判的語言魅力——把握高難度對話的“弦外之音”(4)(1 / 2)

待客戶說出梁波能接受的價格底線,並同時說出很多異議,需要什麼樣的質量保證、保修以及售後服務這些條款之後,梁波表示這些都沒有問題,合同條款上都會注明。隨後,這位客戶才把話題轉移到價格上:“我們的進貨量已經是很高了,需要300個以上,何況,我們現在還不知道這種產品的銷路會怎樣。”這明擺著是讓梁波在價格上再優惠一點。於是,梁波便說:“如果您擔心產品賣不出去的話,可以先拿幾個試銷一下,但價格已經是按三級批發價給您的,您好好考慮考慮吧。”聽了梁波的這番話,客戶一邊說“這就不劃算了,我還哪有錢賺啊”,一邊不斷地在把產品翻來翻去,似乎是在用心找出產品的漏點和不足,迫使梁波降低價格。可是,梁波對於自己的產品早已心中有數,在同類產品裏任何一項功能都絕對有優勢,對自己的產品他是百分百地相信、百分百地有信心,一點也不為此擔心。

就這樣,梁波和客戶談了大概半小時,其間,梁波隻說了四句話,其餘不是在搖頭,就是在認可客戶的觀點。最後,客戶終於說出一個足以讓梁波興奮不已的價格,盡管梁波認為,他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可是他依然保持正常狀態,裝出一幅委屈的樣子,並且還口口聲聲地說要回去跟老板商量一下才行,還說自己會盡量幫助客戶爭取到更優惠的價格。

可是,就在梁波回到公司不久,客戶那邊就打來電話:“就給我300個吧,傳真合同單來簽約,早點發貨吧。”聽了這句話,梁波自然很是興奮,與客戶再次見麵時,沒說幾句話就把訂單拿下了。

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就是,有些時候,少說多聽,待客戶詞窮後,再出擊,這種沉默戰術往往可以讓你的主張更有說服力。當然,在這一過程中,你要認真記下客戶提出的異議和顧慮,讓客戶感覺到你很重視此次的談判工作。

其實,在實際談判場景中,我們總會看到這樣的現象:一位談判者在和別人談話中,當他感到乏味的時候,不免會拿起桌上的報紙或其他什麼東西,隨意翻閱起來,這就是在暗示對方,雖說報紙很乏味,但是也比你的話有意思。每當這時,知趣者大多會停止講話。換句話說,如果我們麵對談判對手不合理的要求,或是我們對談判對手所說的內容感到厭煩時,坐在原位,一言不發,著實是個不錯的解決之道。

這就是談判,勝負往往在於一念之差,手中的牌是好是壞,往往不能決定最終勝負,關鍵還要看局中之人的技巧和智慧,即使手握一把濫牌,也能起死回生,相反,若是缺乏技巧,一把好牌也會輸得狼狽不堪。

雙贏談判秘訣

一提到談判,很多人往往會聯想到口才,在他們看來,好口才就是多說話,有些人甚至認為好口才就是讓客戶根本沒機會插話,其實,這些人對口才的看法純屬誤解。

用沉默來對付饒舌的對手,千萬要注意禮貌問題。如果對方興致勃勃地講,你卻表現得無動於衷,或是極不耐煩,這都是不禮貌的。

當你提出問題沉默後,不要繼續提出其他問題或是發表評論,以防止對手抓住話柄,做到這些,才有可能讓默語更有效。

談判各階段的語言藝術

同樣一個談判議程,既可以使買賣雙方迅速而順利地達成協議,也可以使談判之路變得冗長而索然無味、收效甚微;既可以使談判轉入正軌,也可以使談判偏離正題,最終因過多糾纏於次要細節而放鬆了對關鍵問題的討論。然而,若是能巧妙並靈活地運用語言藝術來控製整個談判議程的話,實際上也就基本上控製了整個談判的進程。

何以這麼說呢?要知道,與普通場合不同的是,語言藝術在談判中的力量是驚人的,運用的得當與否,直接關係到談判一方在談判中的實際位置,甚至還有可能會影響到整個談判的成功或失敗。本節就針對正式商務談判的六個階段——導入階段、概說階段、明示階段、交鋒階段、妥協階段與協議階段,說說各個階段的語言有何特點,又是如何運用的。

階段一:導入階段

這個階段主要是進入談判席的雙方代表介紹各自的基本情況,以便相互了解。在這個階段,談判雙方可以說一些表示問候、歡迎、感謝之類的客套話,也可以隨便聊聊最近剛剛發生的社會趣聞,如此一來,有助於營造一個和諧的氣氛,為雙方找到共同的語言與心理溝通做好準備。

階段二:概說階段

自此,談判正式開始,談判雙方要把各自的目的與想法概要地介紹給對方。當然,隻是概括性地說明總的意圖,至於那些關鍵性內容則要暫時隱藏,千萬不能和盤托出。這個階段的語言要求是簡潔、明了,語速要清晰、流暢並充滿自信,不宜太快。在這一階段,切記一點,要溝通必要的信息,樹立信賴感、軟化談判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