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高明的談判者無不是能夠正確地領悟“心理效應”的真諦,從事物的開端預見到事物的發展,甚至是結局。
“外功”+“心法”,內外兼修的法寶
談判桌上,什麼是內外兼修的“法寶”?那就是“外功”加“心法”的修煉,能力的展現會讓人有壓迫感,而能量的彰顯卻往往更能感化人心。
好方法需要配合對的方向
提到談判,許多以“賺錢”為前提去學的人,往往會造成以下兩種狀況:
一種狀況是,對談判徹底死心。在這種人看來,自己隻是話術的奴隸,被逼著在商場上重複說著連自己都不敢相信的話術。由於他們是以“利”為目的的,沒有其他的信仰作為支撐,所以,很容易被自我質疑所打倒。
另一種狀況是,變成一名典型的交易型業務員。這種人幹練精明、城府深沉,善用話術把客戶騙得暈頭轉向,然而與客戶卻沒有“信任關係”可言。在每一次的談判桌上,無不是為了掠奪對方的利益,這與戰場上的敵我廝殺沒有分別,置對方死活於不顧。
細看這兩種結果,前一種會痛苦地違背良心,後一種則成了自私自利的生意精。如此看來,談判簡直是有殺傷力的功夫,這就好比武林絕學中的《九陰真經》一樣,隻能獲取陰險的成功。且慢,為何這樣一部博大精深的蓋世武學,在眾人眼中卻是陰狠毒辣的呢,甚至讓修行者的下場都各個淒涼悲慘?是《九陰真經》錯了嗎,還是修行者壓根就沒有深入了解它的精髓呢?
還是讓我們重新翻開書卷,細說一二吧。提起《射雕英雄傳》,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其中有一位使用“九陰白骨爪”的梅超風,有印象嗎?這個梅超風是桃花島主黃藥師的門下弟子,和丈夫趁夜偷走了武林秘籍《九陰真經》,目的就是迫切希望練就蓋世武功,以便讓他們倆能夠揚名江湖。
可是,《九陰真經》是什麼,博大精深的蓋世武學啊,一時半會兒,又怎麼能無師自通呢?但是此時的江湖,早已掀起了爭奪《九陰真經》的腥風血雨,梅超風為了迎擊接踵而來的武林戰帖,隻好熬夜點燈挑了一個速成的招式練了起來,目的不外乎是期待自己的功力能夠一夜之間大增,而這一招式正是陰狠毒辣的“九陰白骨爪”。一時間,昔日的蓋世武功竟然成了如今的江湖毒瘤。
那麼,最後,梅超風有沒有因此而揚名立萬?她又付出了什麼代價呢?答案就是被逐出師門,終身被追殺。看看吧,這個梅超風隻是因當初空練招式,氣刹神虛而入了魔道,最終反倒落得一無所有的下場。甚至於,當我們現在提到大家風範的武林宗師時,梅超風也是絕對不會名列其中的。
之所以舉這個例子,是想告訴大家,其實,“談判”就像是一本武功秘籍。看到這裏,或許有人要說了:“談判不就是談判,有必要說得這麼神乎其神嗎?談判說穿了,不過是賺錢的技能罷了!”
“外功”與心怯的結合
讓我們回到現實,看看那些真實存在的事實吧。有人學會談判後,成了人人仰慕的談判專家;而有人學會談判後,卻成了人人唾罵的奸詐商人。為何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呢?問題的症結就在於,有人為求速成,隻學了獲取利益的陰招,卻始終不曾勘破“談判”這門商場必修課的精華。換句話說,這都是因為隻了解了談判的“外功”,卻沒有深入學習談判的“心法”所致。
不可否認,談判是講究心理攻防的,然而,能不能給客戶以安心和信任,讓自己成為一個值得敬重和信任的人,其中差異就在於能不能正確使用談判。
提到談判,很多人心中不免會立刻浮現出這樣一個形象:西裝筆挺,精明幹練,熟門熟路地和客戶寒暄打交道,話中永遠藏話,讓人搞不清楚到底哪句是真,哪句又是假,總是給人一種無法信任的緊張感。這是所有擅長談判者給人的既定感覺嗎?一部分人是這樣的,會給別人帶來這樣的感覺,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又不完全是。就像九陰白骨爪雖說是《九陰真經》的功夫,但你絕不能說九陰白骨爪就代表了《九陰真經》。
談判“外功”的技法,很多人都能說上幾招幾式,但是,如若否認“心法”的重要性,甚至認為即便不了解,也是毫無損失的,那就大錯特錯了。更遺憾的是,有許多人甚至連學談判還有“心法”可學都不知道,那就太不應該了。要知道,談判的“心法”能將人的意識從勝負兩極中解放出來,從短期利益的百分比數值中解套,放眼長期合作的倍數獲利。
由此看來,在談判桌上,如果能夠做到將“外功”和“心法”相結合,那麼你就領悟了談判真正的意義所在。了解了談判背後的真義,你才能由內而外地成為一名真正的談判高手。
雙贏談判秘訣
不要把城府和虛偽等同於談判的思維,也不要誤以為談判技法就是談判的全部。
在談判成功之餘,讓客戶對你表示敬重和感謝,進而產生與你繼續合作的意願,你的收獲才算更有分量、更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