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雙贏談判的關鍵要領——看穿對手才能贏的暢快(1)(2 / 3)

第三類談判者:親善型的和藹派

有這樣一類人,他們做人做事都是憑感覺的。在采取任何行動之前,這類人必須感到很舒適才行,於是,他們做決定的過程往往會很緩慢。這類人就是親善、和藹型的談判者。

這類人很喜歡設置表象障礙,他們不喜歡把家裏的電話公開,在他們家門口很可能會掛個“謝絕推銷”的招牌。他們會在同一個小區住上很長一段時間,因為他們很重視與周遭事物及鄰居發展出的穩定關係。另外,這類人幾乎沒有時間管理的概念,如果你提前打電話想去拜訪他們,他們往往會說隨時來都行。正是由於他們總是不善於拒絕他人,為此,他們的生活常常顯得雜亂無章。所以,這類人在職場上一般不會待在管理階層,反倒更喜歡在有製度的大企業裏,這樣他們才不會被迫做出一些武斷的決策。

如果你的談判對手有親善型的傾向,你會發覺對方儼然是位親切的大叔,他們的談判重點不在贏,而是希望每一個人都快樂。在此,想提醒這類人的是,請記住:談判是為了讓彼此各有所獲,而不是純粹去交朋友的。與此同時,也請你放慢腳步,直到你的親善型對手信任你為止。在這個過程中,切記千萬不要給對手施壓,要知道,親善型的人是最痛恨被逼迫著做決定的。而且你也必須接受一個事實,那就是:當你與親善型的人談判時,他們往往需要時間做整體的思考,當對方認為這次溝通尚未進入狀況前,你也隻能耐心等待了。

第四類談判者:分析型的邏輯派

生活中,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一類人:他們會對一些小玩意兒很感興趣,因此在他們的身邊總是充滿了各式電子儀器,而且永遠也不嫌多;他們喜歡分析事物,因此在他們的每份報告上都會附有圖表;他們對時間和數字的掌握非常精確,因此他們絕不會說模棱兩可的話,而會說一板一眼的話。另外,他們很重視細節,幾乎到了令人無法忍受的地步;他們做決定的速度很慢,因為他們永遠都認為信息不足;他們與人交往時也絕不情緒化。這類人就是常常被一般人稱之為外星人的分析型人,會計師、工程師或是建築師往往是他們不錯的職業選擇。

如果在談判桌上,你的對麵坐著這樣一類人,在初始階段,按部就班恐怕是你對他們最初也是最深的印象,要知道,他們是如此善於接受整齊、有條理、井然有序的事物。當談判進入協商階段,你會發現你的對手最喜歡說的口頭禪就是:“這是原則問題。”要知道,這類分析型人最痛恨催促及匆忙,他們喜歡凡事謹慎、井然有序,也希望每件事都經過查證與確認,正因如此,這一類型的人在談判時往往會犯太過頑固的毛病。

溝通談判時如若碰上這類人,應對之道不外乎兩個詞,那就是“精確”和“正確”。比如,如果他們問數字,就給他們精確到小數點後三位的;如果你對工程、分析、數字等信息頗有研究,那麼,不妨在談判開場時,與對手討論一下這類話題,這種簡單的方法或許可以幫你打開僵局,甚至贏得對手對你的好感。

由此看來,當你清楚自己屬於哪一類型的人,而你清楚麵對的談判對手屬於哪一類型的人時,談判過程自然也就變得順利多了。另外,關於談判風格特質的分類,這裏也要特別強調一點:沒有一個人是絕對屬於哪個特質類別的。這裏的歸納與分析提供的僅是參考值而非絕對值,是為了幫你判別,幫你有效地跟客戶達到談判上的契合。要知道,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跨屬一兩個特質,差別就在於哪個類別特質的比重較明顯,所以談判風格也就較傾向於哪個類型。

其實,隻要你心存雙贏的念頭,你就會淡化自己所屬類型的特殊習性,願意從了解對方的個性和做事方式入手,進而努力消除對立,將注意力放在對雙方都有利的方麵,當對方覺得自己有了贏的感覺時,你也就為自己的談判加分了。

雙贏談判秘訣

如果你是鬥士型談判者,為了避免落入談判陷阱,就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執著於特定的談判重點,小心在其他細節處被對方趁虛而入。

很多時候,我們必須狠得下心,才能使談判談成功,而且這也有助於我們在職場上展現果斷的權威感。

人格特質對談判的影響是很大的,不了解對手屬於哪一類的人,不但會讓自己白費工夫而且也會收效甚微。

你了解客戶的真正需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