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雙贏談判的準備工作——和自己的“死穴”對話(2)(2 / 3)

再來看一個例子吧。阿健和阿康同在一家4S店從事銷售顧問一職,最近一段時間,公司進了一款新車,價格不菲,部門經理安排他們倆負責整車的銷售和其他服務工作。

當客戶問阿健說“這台車這麼貴,竟然要賣到一百萬”的時候,阿健是這麼回答的:“這款車是全新規格,再加上市場炒得正熱,價格在一百萬也是情理之中,而且到哪買都是這個價。”

而當客戶問起阿康同樣的問題時,他卻這樣回答:“先生,你先看看這輛車的輪胎和馬達,這可是最新科技的W型號,現在汽車市場上,隻有頂級跑車才會有這樣的配備,像知名品牌×就配備了這款係列。也許,你還不知道這個知名品牌的車子即便是最便宜的,起價也要二百多萬,而且這種名車維修起來也是非常麻煩,必須去原廠維修不說,價格又貴。然而,你現在挑選的這款車,隻要花費一百萬就可以享受同樣規格的配備,當然,這還包括我們為您提供的快捷便利的售後服務。如果日後有什麼維修上的問題,從進廠到提車,基本上用不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可以說,這輛車絕對是你非常超值的選擇啊。”

如果你是客戶,你覺得這兩位銷售顧問誰的回答聽起來更有可信度呢?很顯然,答案一定是後者,原因就在於這位銷售顧問提供了許多精準的信息,事實上,這位銷售顧問恰恰是一位對“信息的威力”非常熟知的推銷員,他深知如果自己提供模糊不清的信息,隻會讓客戶從手上溜走。其實,客戶正是因為不了解狀況,才會需要你的服務,而客戶的“不知道”,才是你可以用來讓他們買單的優勢。

不過,就算客戶完全不需要這些信息,你的知識也會讓他們覺得你很了解市場行情,非常清楚自己產品的優勢,這樣的話,就算對方尚且沒有買單的打算,也會對你的專業產生信心,如此一來,你就等於為自己開辟了一條有發展可能的生財之道。

雙贏談判秘訣

模棱兩可的信息,隻會給你的客戶留下“門外漢”與不專業的印象。

針對客戶的需要,一步一步地給予深入的分析和信息,客戶對你的信任才會越來越深。

談判桌上,要針對客戶的問題給予精準信息,自顧自地說個沒完隻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不要忽視肢體訊息

生活中,總有這樣一些銷售人員,當其與別人進行銷售談判時,雖說對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早已是心知肚明,但往往因為拙於肢體上的表達,硬是把好端端的生意給攪黃了,到頭來,反倒抱怨起自己運氣背、遇不到靠譜的客戶來。更有甚者,還會有這樣的疑惑:“為什麼那些專業知識遠不如自己的同事,反倒能獲得更佳的銷售成績呢?”其實,答案就在“肢體的影響力”。

肢體訊息背後的標簽

生活中,我們往往會有這樣一種體會:初見某人,會因對方的服裝儀容、言談舉止,以及對方毫無意識的一些小動作,讓我們對其性格和處事風格有個判斷,或是被其想要呈現出的感覺引導。這就好比看到小醜穿著滑稽衣服,做了好笑動作時,我們往往會不由自主地被他的意圖所影響,當我們以“好笑”的角度去觀察一個人時,自然會覺得好笑。

盡管很多人不會輕易承認這個觀點,但其實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會認為“第一印象”是很準確的,因其和我們一部分的人生經驗相符,這種既定印象往往會帶進我們與他人的日後合作中。

還記得那本經典愛情小說《傲慢與偏見》嗎?故事中的男主角可是沒少花工夫,才最終打破女主角對他的既定觀感。隻可惜,談判中人哪有這份閑工夫去和你朝夕相處,扭轉偏見,雙方之間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快速消化對彼此的認知。因此,在短時間內,如何呈現出讓對方覺得可靠的形象,就變得至關重要了。

看到這裏,也許有人要搔頭了:“印象不是建立在說話給人的感覺上嗎?”“我怎麼從來不覺得對客戶的印象是來自他們的肢體呢?”沒錯,提起這個,很多人都覺得說話是建立印象的最直接方式,所以溝通時往往會將注意力放在我們說過的話上,卻忽略了肢體動作給人帶來的直接觀感。其實,任何一個動作,不管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都免不了會讓人一眼識破你的伎倆。比如說,抬頭挺胸,會讓你看起來更為精神,而彎腰駝背,則會讓一個人顯得猥瑣和疲乏。這些細微的動作,也許當事人毫不知覺,但是卻能最直接地牽動對方的既有認知,讓你在被人看第一眼的瞬間,就莫名地貼上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