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打有把握之仗(1 / 1)

為了保證穩妥發展,一些商家在麵對新行業和新領域時,不急於出手,而是等到有人帶頭後,才開始行動。一旦行動起來,便異常迅速,大有“後來者居上”的決心和勇氣。不過,要做到這一點,還是得以強大的經濟實力為基礎。如果經濟實力不夠,是很難在先入為主的環境中站穩腳跟的。

1978年12月18日,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如期召開,中國政府明確鼓勵海外人士到大陸投資。

其實,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港商已經紛紛向內地投資。不過參與此次投資熱潮的主流是中小企業主,他們在內地主要是開辦一些勞動密集型的加工業,這個行業在當時具有風險小、利潤大的特點。

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香港的一些大財團陸續來到內地,發展大陸的地產物業。

1979年,霍英東、包玉剛開始對大陸投資。霍英東參與投資了廣州白天鵝賓館的大規模建設,包玉剛投資改建寧波北侖港。

郭鶴年老先生也不甘落後,從1983年開始,他先後在內地興建了十幾幢大型物業,如北京香格裏拉、北京中國國際貿易中心等。

對祖國念念不忘的李嘉誠終於也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開始在大陸進行全麵投資。

1992年5月1日,李嘉誠代表長實與中方合資成立了深圳長和實業有限公司,港中雙方持有平等股權。在這個合作項目中,港方股東有三家,分別為長實、和黃、怡和。中方的合作夥伴有中國機電輕紡投資公司和深圳投資管理公司。

長和實業有限公司擬定初步計劃後,便開始投入工作,在工作過程中,李嘉誠的精明決策和高效的辦事作風令大陸人士非常驚歎。

時隔3個月,李嘉誠在長實集團中期業績報告中指出了中國的發展前景非常廣闊。當記者問起李嘉誠預計在內地的投資額時,李嘉誠竟然回答會拿出長實集團25%的資產。

李嘉誠的這一回答同樣在內地商業界引起了巨大反響。長實集團是一個超級旗艦,該集團資產總值的25%是一個多麼大的數字。再加上李嘉誠向來言出必行,不會漫天說謊,李嘉誠在內地的巨額投資無疑會對內地經濟的發展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6月,李嘉誠、郭鶴年、中國光大、香港鵬利等各大財團組成的港滬發展有限公司與閘北門區政府簽訂協議,租得該區火車站以南近6公頃的土地使用權,決定在這塊地皮上建造綜合性建築群。

9月,長實、香港熊穀組以及中信旗下的三家銀行合作,在海南組建了海南洋浦土地開發有限公司,長實投資近18億港元,得到了約10%的股權。

10月5日,以和黃為中心的港方財團和中方財團深圳東鵬實業組建了深圳鹽田港發展公司,計劃在深圳建成世界級的鹽田貨櫃碼頭,以便與香港貨櫃碼頭形成互補,總投資額高達50億元人民幣。

簽約儀式很隆重,這間接地為李嘉誠做了積極宣傳。在釣魚台國賓館,國務院總理李鵬、副總理鄒家華都出席了簽約儀式。

11月,長實集團經福州市政府認可,投資35億港元,參與該市舊城區三坊七巷改建工程。

11月下旬,李嘉誠與胡應湘達成協議,合作發展廣深珠高速鐵路的二期工程,總投資達到96億港元。

1993年,李嘉誠在重慶投資,在重慶市中區依仁巷建成了23萬平方米的大型樓群。然後第二年在重慶專門設立了和記實業,參與重慶市五區一縣達500萬平方米的康居工程建設。

短短幾年的時間,李嘉誠和他率領的長實在內地各個地方參與多種項目的發展。他的足跡踏遍了祖國的千山萬水,為中國大陸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雖然李嘉誠不是向內地投資的領頭軍,但是,他在內地進行的全麵投資完全可以彌補後入的被動局麵,並很快使長實在大陸的投資地位顯著上升。

李嘉誠經典語錄:

在事業上謀求成功,沒有什麼絕對的公式。但如果能依賴某些原則的話,能將成功的希望提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