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雲,“千裏之堤,潰於蟻穴”,魔鬼往往隱藏於細節之中。失敗的最大禍根,就是養成了了事的習慣。而成功的最好方法,就是養成認真細致、一絲不苟的習慣,把自己經手的每一件事都做到盡善盡美。
中國的神舟5號載人宇宙飛船鹹功飛入太空並安全返回指定地點,是中國航天科技發展史上的又一個裏程碑。要知道這樣一個極其複雜的載人航天係統,要由500多萬個零部件組成。即使是有99%的精確性,也仍然存在著50000多個可能有缺陷的部件。哪怕是99.999%的精確性,不也還存在50多個可能的隱患嗎?如何能夠達到100%,那就要消滅那些可能存在的缺陷。航天的奇跡就在於一定要做到100%,要把一切可能的隱患都測試、估計、預控到,這樣才確保萬無一失。
按照一般的概率統計,如果一部由13OOO個零部件組鹹的汽車,其精度能夠達到99.999%的話,那麼它第一次發生故障或出現反常情況將可能在1O年以後。中國的汽車還做不到10年以後才出現毛病,而德國奔馳汽車就能夠保汽20萬公裏不動螺絲刀,以正常的每年2萬公裏的汽車形成及,也基本上能做到O年不出毛病了。這種質量保汽就來自員工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
精益求精是每一位老板都十分看重的職業精神,如果一名員工不能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做到精益求精,那麼他就不可能是一個盡職盡責的員工。
一位企業經營者說過:“如今的消費者是拿著顯微鏡”來審視每一件產品和提供產品的企業。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能夠獲得較寬鬆生存空間的企業,不是合格“的企業,也不是優秀”的企業,而是非常優秀“的企業。你要求自己的標準,必須遠遠高於市場對你要求的標準,才可能被市場認可。”
美國一家公司在韓國訂購了一批價格昂貴的玻璃杯,為此美國公司專門派了一位官員來監督生產。到韓國以後,他發現,這家玻璃廠的技術水平和生產質量都是世界第一流的,生產的產品幾乎完美無缺。他很滿意,就沒有刻意去挑剔什麼,而韓方自己的要求比美方還要嚴格。
一天,他無意中來到生產車間,發現工人們正從生產線上挑出一部分杯子放在旁邊,他上去仔細看了一下,沒有發現兩種杯子有什麼差別,就奇怪地問:“挑出來的杯子是幹什麼用的?”
“那是不合格的次品。”工人一邊工作一邊回答。
“可是我並沒有發現它和其他杯子有什麼不同啊?”美方官員不解地問。
“你看,這裏多了一個小的氣泡,說明杯子在製造的過程中漏進了空氣。”
“可是那並不影響使用啊?”
工人很自然地回答:“我們既然工作,就一定要做到最好,任何缺點,哪怕是客戶看不出來的,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不允許的。”
“那麼這些次品一般能賣多少錢?”
“10美分左右吧。”
當天晚上,這位美國官員給總部寫信彙報:“一個完全合乎我們的檢驗和使用標準價值5美元的杯子,在這裏卻被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用幾乎苛刻的標準挑選出來,隻賣10美分。這樣的員工堪稱典範,這樣的企業又有什麼可以不信任的?我建議公司馬上與該企業簽訂長期的供銷合同,我也沒有在這裏的必要了。”
每一家公司要在競爭中取勝,都必須設法先使每個員工在工作中精益求精,隻有這樣才能生產出讓顧客滿意的產品,才能為企業創造長久的效益,才能保證企業永續常青的發展。
100次決策,有一次失敗了,可能讓企業關門;100件產品,有一件不合格,可能失去整個市場;100個員工,有一個背叛公司,可能讓公司蒙受無法承受的損失;100次經濟預測,有一次失誤,可能讓企業破產……
這位經營者一針見血地指出,從手中溜走1%的不合格,到用戶手中就是100%的不合格。為此,我們要獲得成功,就應當養成認真細致的工作作風,為自己的工作製定嚴格的標準。要自覺地由被動管理到主動工作,讓規章製度成為自己的自覺行為,把事故苗頭消滅在萌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