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自己的工作是完善工作的前提。
在通用電氣公司的一次項目會議上,總經理讓他的下屬們針對自己的工作談一些看法,有一個部門經理站起來慷慨陳詞:“我現在對自己所從事的這項工作產生一些懷疑。這兩年,在首席執行官的指導下,每個部門都接到了上百個項目,有許多項目都投入大量的人力資源和資金,但往往進行到中途便不了了之,這樣下去,會毀了公司的。我們難道不能抓一些大一點的,或者我們能不能為每一個部門分配一些不浪費人力資源和資金,又能迅速見到效益的項目?這些項目不必太多,隻要能見到效益,又不會浪費我們的時間和精力,就對我們的發展有莫大的好處。”
這位經理的一番話,震動了總經理和坐在周圍的各位部門經理,他們都為這位經理勇於負責的工作精神所感動。整個下午,大家放棄了原先開會的議題,針對這位經理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分組討論,重新製定戰略目標。結果,經過重新調整戰略規劃後,公司節省了許多開支,也加快了發展的步伐。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商業社會裏,公司和個人都麵臨著巨大的壓力。隻有每一個對工作持有認真負責態度的員工,不斷質疑和改進自己的工作,才能幫助公司完善體係,使公司適應市場變化,推動公司向前發展。
唐駿可以說是當今IT界的“金領”。他剛進入微軟時,做的是最基層的程序員,隻是微軟這個大蜂巢裏千千萬萬的工蜂之一。
微軟當時正在開發WindOwS,先做英文版,然後由一個300人的大團隊開發鹹其他語言版本。以中文版為例,並不隻是翻譯菜單那麼簡單,許多源代碼都要重新改寫。比如WOrd裏打完一行字自動換行,英文是單字節的,中文卻是雙字節,如果按照英文版來,一個“好”字,可能“女”在上一行末尾,“子”就到了下一行開頭。為此,50個人經過不懈努力,修改了大半年,才改出稱心的中文版。所以最初WindowS上市後,中文版過了9個月才上市;到了WindOwS3.1,上市時間更是滯後了1年多。
埋頭開發了10個月後,唐駿越想越覺得不對勁:常年雇那麼多人做新版本,成本太高,全球各語言版本推遲那麼久上市,實在是貽誤良機。
能不能改進一下?下了班,唐駿開始動腦筋,琢磨怎樣才能解決問題。半年後,他寫出幾萬行代碼,反複運行,證明他的程序經得起檢驗,才找老板麵談。公司又花3個月認證,於是,原先的300人團隊一下減到了50人。憑借這個業績和表現出來的對待工作精益求精的精神,唐駿得到了提升,從程序員一直做到微軟(中國)總裁的位置,也得到了微軟很少頒發的“比爾,蓋茨終身鹹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