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李穎生,營銷大舞台的布景者(1 / 3)

李穎生簡介:

職位《銷售與市場》總編輯;

主要成就成功打造《銷售與市場》中國營銷雜誌第一品牌;

2003年雜誌通過美國專業媒體發行認證公司BPA International(Business of Performing

Audits)的發行數量認證,成為其認證會員,是國內本土首家通過國際發行認證的經濟類期刊;

2004年《銷售與市場》改為旬刊。發行總量穩居營銷期刊第一,在所有商業、經濟類期刊中,發行量位居三甲。目前雜誌社已建成覆蓋全國300多個城市的發行網絡,發行數量逐年飆升,月發行量已超過40萬冊,全年達到480多萬冊;

2004年《銷售與市場》成為中國營銷類雜誌惟一核心期刊。

李穎生其人:

平淡李穎生

10年風雨,10年滄桑,中國營銷曆經十年巨變,已經發展到了今天的模樣。

君不見:

10年前,還是推銷時代;現在已經真正進入營銷時代。

10年前,還是短缺經濟,現在已經是過剩經濟。

10年前,還是大眾市場,現在已經進入小眾市場。

10年前,市場重心在大區或省級市場,現在市場重心已經下沉至縣級市場。

10年前,一個點子就能救活一個企業,現在已經進入係統營銷階段。

10年前,經銷商是被邊緣化的生意人,現在的經銷商是配送商、綜合服務的提供商、商業企業家。

10年前,百貨商店、批發市場、零售小店還是強勢終端,現在超級終端已成為主流商業形態。

10年前,業務員是單兵作戰的推銷員,現在業務員已像流水線一樣被組織起來,進入了“後業務員時代”。

隨著中國營銷的變遷,《銷售與市場》雜誌在李穎生的帶領下也茁壯成長起來,如今,它已成為中國營銷雜誌第一品牌。雖然李穎生成功地造了《銷售與市場》第一品牌,並且功成名就,但是他似乎不太善於經營自己的個人品牌。他很少接受記者的個人采訪,也很少出席各種社交集會,在如今主流媒體的網絡上,細心的人用百度搜索,會看到關於李穎生的資料並不多,所能看到的隻是他幾次重要的發言,出席的幾次頒獎晚會和一些關於他的著作。

在營銷界名動一時的他,在主流媒體網絡上卻如此名不見經傳,真的是因為他不善於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嗎?

顯然不是,李穎生能夠在10年之間,將《銷售與市場》這一品牌推上頂峰,那麼在自己的個人品牌上多添加幾道光環,又有何難?也許,他是為了《銷售與市場》的長遠發展著想,不願將自己的個人品牌淩駕於整個團隊之上,而甘願默默無聞;也許,他生性淡泊名利,但為了《銷售與市場》,他又不得不像很多大師一樣過著平淡而不平凡的生活。

不管出於何種原因,李穎生似乎更願意深居於台前與幕後之間。但是,這種沉靜的特質,卻又並不影響他性格熱情似火的另一麵。

曾有眾多讀者反映,當他們到《銷售與市場》雜誌社去拜訪李穎生,或交流心得或提出建議時,他們都受到了李穎生的親切接見,並親自為他們端茶倒水。交談時,李穎生談笑之間,舉手投足之中,絲毫看不到任何高架子,有的隻是誠懇與熱情。一個名人能夠如此平易近人,鮮有見聞。

也有批評家曾說道,李穎生有的隻是熱情,其實他並不懂營銷。也許,李穎生的營銷理論知識並沒有讓他能夠盛名天下,但是,不能抹殺的是,他的營銷實戰經驗還是非常豐富的,否則《銷售與市場》也不可能達到今天的高度,更何況,他對讀者的熱情其實也就是一種關係營銷。

《銷售與市場》簡介

《銷售與市場》是中國市場領域最具影響力和權威性的營銷實戰期刊。

自1994年創刊以來,堅持“實用性、專業性、權威性、國際性”的辦刊方針和市場定位,以全新的理念切入市場,緊扣中國經濟生活主旋律,與中國企業同頻共振。她由海內外頂級研究學者和國內著名企業經理人兩個層麵構成的專家型作者隊伍,有力地支撐了“過程、方法、細節”的辦刊理念。

《銷售與市場》榮獲曆屆“河南省優秀期刊”、“二十佳期刊”稱號,2002年被評為全國期刊百強,並榮獲第二屆國家期刊獎提名獎。2000年起,同中國市場學會聯合舉辦“中國傑出營銷人金鼎獎”評選及“中國營銷論壇”,每年舉辦一屆,是目前國內有關營銷的最高大獎。2002年,“金鼎獎”首次對海外營銷專家頒獎,極大地提高了《銷售與市場》在國內外同業中的聲譽,被譽為中國營銷人成長的黃埔軍校。

李穎生其事:

同頻共振

10年前,在河南省輕工廳(輕工辦)的支持下,李穎生成為了《銷售與市場》的總編。

上任之初的李穎生當時正處於國內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時期,市場形勢也因而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競爭的加劇,迫使企業開始將營銷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營銷成為當時企業最核心的一個任務。

而當時國內可以找到的營銷知識、營銷文獻都很有限,甚至一份企劃書,一份調研報告都是大家爭搶的寶貝,這類在今天看來完全是小兒科的東西,在我國市場經濟的初級階段卻是大家都要學習的基本知識。

李穎生冷靜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將創刊宗旨確定為關注“過程、方法、細節”,並且,將《銷售與市場》定位於一個啟蒙者、一個初級營銷知識的傳播者,為初期的營銷人提供實戰工具。除此之外,《銷售與市場》還能提供許多理論上、實務上的指導,提供一些他人工作的實際案例。這幾乎使它立即成為了許多營銷人的“聖經”,因此《銷售與市場》的影響力也隨之迅速擴大。

當有人對《銷售與市場》的創刊宗旨提出質疑時,李穎生也沒有絲毫動搖過,他引用了日本著名財經周刊《日經BUSINESS》的一段話進行了回應。大穀清先生說:1971年,當時的日本和今天的中國一樣正處在經濟轉型和高速發展並存的時期,一個人的成功標誌不是你做了什麼樣的職位,或是掙了多少錢,而是你是否從事了一份正在發展中的職業並和它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