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產業鏈突圍(1)(3 / 3)

從內容到渠道,小米盒子驗證的是小米產業布局的整合潛質。通過小米盒子,小米可以大範圍地推廣自己的互聯網產品,比如小米商城和米聊等等。可以借助電視+盒子的無敵組合,收獲非比尋常的超值體驗:能夠通過米聊和遠在異地的父母分享照片,能夠通過小米商城購物。

至此,雷軍為小米規劃的版圖終於浮出水麵。這個生態鏈條直接反映的是小米產業鏈的重生,也是小米變化能力的考量。在完成這個重要的步驟之後,雷軍還有很多路要走。畢竟,樂視等傳統廠商已經將小米的“互聯網手機”模式移植到了電視領域,小米想要暢通無阻地在智能電視、機頂盒等領域大施拳腳,僅僅依靠它的線上渠道資源和寥寥無幾的售後網點,還是有些力不從心。

搶占客廳

小米智能電視發布了,小米盒子也推出了,於是,有不少同行開始抱怨:我們不擔心小米的介入,我們擔心的是小米的高調會引起政策的變動和監管的收緊。根據一些業內人士分析,隻要能接入電視進行播放的聯網設備,必須都要有內置的播控平台,要得到主管部門頒發的牌照才允許發售。

於是有人驚呼:又一家覬覦客廳用戶的互聯網企業來了!

原本是站在牆外的小米,在眨眼間就翻牆而入,成為了一位不速之客。

爭奪“家庭中心”

當小米正式推出小米路由器之後,業界沸騰了,隨即引發了一場有關“搶占客廳”的大討論。小米發行的幾款路由器,就像一個蒙麵盜賊堂而皇之地進入了客廳。在小米的介紹中,大量渲染了它們對客廳的強烈渴望和小米的能力。於是,我們看到了一個不再是智能手機的公司,而是一個智能硬件公司,或者更準確地說,是下一代硬件公司的範本——軟件+硬件+服務的統一體。

這就是小米瘋狂擁抱並利用互聯網的成果。那麼,作為搶占客廳先鋒的小米路由器,究竟有什麼看點呢?概括起來很簡單——充分整合第三方服務。

小米路由器的產品定位是家用服務器,它不僅具備了高性能的計算能力,還擁有1T的SATA硬盤,外加深度整合了其他的一些服務。小米通過和國內智能家居中控廠商BroadLink的大力合作,在整合紅外和遠程控製接口的基礎上,實現了對智能家電設備的遙控。憑借這種技術,路由器可以將用戶可能瀏覽的內容進行預先加載,提升用戶的使用感知。

與此同時,小米還和迅雷進行了合作,將它的P2P、個人雲存儲以及雲端下載等技術重新整合——這是360安全路由和極路由等不具備的玩法。熱衷於獨辟蹊徑的小米,再次找到了差異化競爭的亮點。雷軍掌握的經驗和資源優勢,讓小米的每一個產品都能清晰地展示出互聯網時代的特色。

從這個角度來看,把小米路由器說成是為了搶占客廳入口,並不合適,倒不如改成:小米路由器是想通過平台化的方式變成家庭的控製中心,進而成為未來家庭信息化的核心。想要實現上述功能,智能路由器必須具備以下四種實力:一是有開放的係統並支持擴展;二是有可觀的計算和存儲能力;三是具備開放的標準接口;四是對產業具有號召力和整合力。

其實“客廳”這個肥得流油的陣地,早就被一些持有“家庭中心”理論的企業盯住了。比如戴爾、清華同方,它們的一體機都有過占領客廳的想法,然而它們的目標其實是“客廳娛樂”,將時尚的外觀和優質的播放能力當做賣點,這和小米的智能客廳相比還是有些差距。除此之外,連一度處於風口浪尖的快播,也曾經推出過“快播小方”客廳電腦,目的是打造一個家庭娛樂、教育和健康中心。由於快播處於轉型陣痛期,所以它的推進速度變得很緩慢。

在智能電視大行其道之後,樂視TV也妄圖占領客廳,它通過被自己抓在手中的數千個電視App,希望在親子教育、家庭社交、生活服務等多個方麵打動消費者的心。至於樂視的計劃能夠完成到什麼程度,要看智能電視是否真的能成為其他智能設備的控製中心。

互聯網巨頭百度,也沒有放棄客廳這塊戰場,它推出了Baidu Inside平台,其中最核心的一部分就是有關智能家居的雲服務。為此,百度展出的很多產品都和智能家居息息相關,比如路由器和空氣淨化器等。百度的計劃是,想要在所有智能家居設備中植入它的雲服務係統,進而升級成為一個數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