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對各項投資收益、彙總損益及其他營業收入作出說明。

(三)分析利潤無成情況及其原因。

第七條資金的籌集與運用狀況分析

(一)存貨分析

1.根據產品銷售率分析本公司產銷平衡情況。

2.分析存貨積壓的形成原因及庫存產品完好程度。

3.本期處理庫存積壓產品的分析,包括處理的數量、金額及導致的損失。

(二)應收帳款分析

1.分析金額較大的應收帳款形成原因及處理情況,包括催收或上訴的進度情況。

2.本期未取得貨款的收入占總銷售收入的比例,如比例較大的應說明原因。

3.應收帳款中非應收貨款部分的數量,包括預付貨款、定金及借給外單位的款項等,對於借給外單位和其他用途而掛應收帳款科目的款項應單獨列出並作出說明。

4.季度、年度分析應對應收帳款進行帳齡分析,予以分類說明。

第八條負債分析

(一)根據負債比率、流動比率及速動比率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及財務風險的大小。

(二)分析本期增加的借款的去向。

(三)季度分析和年度分析應根據各項借款的利息率與資金利潤率的對比,分析各項借款的經濟性,以作為調整借款渠道和計劃的依據之一。

第九條其他事項分析

(一)對發生重大變化的有關資產和負債項目作出分析說明(如長期投資等)。

(二)對數額較大的待攤費用、預提費用超過限度的現金餘額作出分析。

(三)對其他影響企業效益和財務狀況較大的項目和重大事件作出分析說明。

□措施與建議

第十條通過分析對所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措施和途徑,包括:

(一)根據分析結合具體情況,對企業生產、經營提出合理化建議。

(二)對現行財務管理製度提出建議。

(三)總結前期工作中的成功經驗。

第十一條財務分析應有公司負責人和填表人簽名,並在第一頁表上的右上蓋上單位公章,如欄目或紙張不夠,請另加附頁,但要保持整齊、美觀。

第十二條各企業財務分析應在每月十號前報財務管理部,一式二份。各項財務指標說明

1.應收帳款周轉天數=應收帳款平均點用額×30本月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

2.流動資金周轉天數=全部流動資金平均占用額×30本月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

3.存貨周轉天數=存貨平均占用額×30本月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

4.銷售利潤率=銷售利潤(或營業利潤)本月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100%

5.產品銷售率=本月產品銷售收入Σ各產品產量×銷售單價×100%

6.負債比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7.投資收益率=稅後利潤實收資本(或上級撥入資金)×100%

以上各項指標的平均占用額,指該指示的月初數與月末數的平均數。

年度財務分析則將上述公式中的30改為360,銷售收入以全年累計數計算,各項指標的平均點用額則指該指標的年初數與年末數的平均數。

第二(節)費用報銷操作流程

第一條公司計劃內費用開支管理流程:

1.費用當事人申請;

2.部門經理審查確認;

3.財務部門審核;

4.授權分管副總或總經理審批。

5.經辦人持相關票據到財務部門報銷。

第二條凡公司計劃外開支,一律報總經理審批。

第三條固定資產購置與報銷操作流程:

1.購置固定資產,必須先有批準的購置計劃,控購商品必須經董事會向有關部門辦理專項控製證明單才能購買;

2.在當日內購置,經領導批準可借用空白支票在計劃範圍購置,如能事先知道價格、單位名稱及賬號者,可辦理借款手續,經領導批準,由財務部開支票;

3.固定資產報銷時須建立固定資產卡片,並有資產編號,財務才準予報銷;

4.固定資產經財務報銷後,財務部列入“內部往來成本費用”科目。

第四條流動資產購置與報銷操作流程:

1.采購部門提出次月原材料及備用品、備件購置的購料計劃,經領導批準後報財務部作出次月定額用款計劃;

2.凡購入材料物品,必須填寫入庫驗收單(一式三聯,采購、倉庫、財務部各一聯)後,才予以報銷;

3.材料物品領用時,必須填領料單(一式三聯,領用人、倉庫、財務部);

4.倉庫保管員兼材料會計,每月與財務核對賬目,發現問題及時找原因更正;

5.年終物資部應盤點一次,列出材料清單與財務部核對,並作出盈虧表;

6.采購部門可借支備用金,作為零星購料周轉,設備工程部也可以借支備用金,作為急需采購維修物品用,年終備用金全部交財務部,第二年再借;

7.采購人員經領導批準可借支空白支票(限製一定數額內開支),必須在三天內到財務報銷。如果取得正式發票,可辦理報銷手續,不再借支空白支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