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生產技術管理製度
一、生產技術綜合管理製度
第一條目的
為了合理組織企業的生產技術管理工作,建立良好的生產技術活動秩序,保證企業生產的順利進行,不斷采用新技術、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質量和勞動生產率,特製定本製度。
第二條組織管理
生產技術管理由技術部負責組織實施,直接向生產總監負責,技術部下設技術科和生產技術研究會。
第三條生產技術的改進流程
生產部向總經理提出改進生產技術的方案,由總經理對此研究並作出決定,組織技術部門負責技術改進攻關。
第四條生產技術的引進流程
當本公司從外麵引進技術時,技術部要研究引進合同的原文,並要求承擔這項工作的部門說明引進外來技術後成本與成果之間的關係。
第三條技術轉讓流程
本公司向外部轉讓技術時,技術部要會同生產部研究檢查轉讓的內容,並與承擔這項工作的部門討論這一轉讓的結果。
第四條生產技術的發表流程
1.當要向社會發表公司的生產技術的時候,要把發表原稿交技術部經理審閱,經其批準後方可對外公開。
2.外來人員到本公司參觀學習時,須征得生產部和技術部同意。
第五條生產技術開發
本規定所指的技術開發主要是新產品開發和新工藝開發活動。技術開發的途徑有獨創性技術開發、引進型技術開發、綜合型技術開發以及延伸性技術開發。
第七條工藝管理
1.工藝是產品生產方法的指南,是計劃、調度、質量管理、質量檢驗、原材料供應,工藝裝備和設備等工作的技術依據。是優質、高效、人低耗和安全生產的重要保證手段。
2.技術部應建立嚴格的管理製度和責任製,工藝人員要堅持科學態度,不斷提高工藝水平,為生產服務。
3.工藝工作要認真貫徹工藝規程典型化、工裝標準化,通用化的原則。
第八條樣品管理
1.技術部應設立樣品室,設專兼職人員負責,並建立樣品專帳,每月盤點一次。
2.每件樣品必須有:來源,生產日期,類型名稱、廠號、品名、及新花色、新工藝等情況。
3.各部門需要樣品時,須履行借用手續。
第九條技術資料管理
1.所有中外文技術圖書、期刊、雜誌、工藝資料、設計底樣都要及時登記、編號、分類整理和保管。在未登記前,不得借出使用。
2.所有讀者都應愛護技術圖書,不準有汙損、塗改、剪裁、損毀等情況,如有損壞應照價賠償或加倍罰款。
3.外單位索取技術工藝資料時,應經技術部長同意,報請廠長批準。
4.產品工藝資料,除保留樣品外,應把經鑒定合格的工藝處方及技術工藝文件一並歸檔整理保存。
第十條製訂、修改和廢止
本製度的製訂、修改和廢止須經主管生產技術的公司副總經理決定。公司經營常務會議討論通過。
二、工藝管理製度
第一條總則:
1、工藝是產品生產方法的指南,是計劃、調度、質量管理、質量檢驗、原材料供應,工藝裝備和設備等工作的技術依據。是優質、高效、人低耗和安全生產的重要保證手段。
2、工藝工作由生產技術科負責,應建立嚴格的管理製度和責任製,工藝人員要堅持科學態度,不斷提高工藝水平,為生產服務。
3、工藝工作要認真貫徹工藝規程典型化、工裝標準化,通用化的原則。
第二條製度:
1、工藝工作必須完善工藝手段,保證產品質量和降低成本,工藝過程合理、可靠、先進為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