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講話篇(3)(3 / 3)

有的時候,隻要情況允許,不必要在出問題時立刻激烈地不加分析地批評或糾正別人。可以把問題放一放,在他重新開始這項工作時,不經意地提醒注意這些問題,使他不覺得是批評,而隻看成是提醒而已,這樣可以鼓勵積極的嚐試。避免不冷靜的批評方式,也可減少對方因失誤產生不安,而影響其他環節的工作。

當談話使對方處於窘境時,應該給對方一個台階,這不是妥協,而是為談話和緩地結束創造一個條件。可能是有關人員失誤,可能某些技術性問題強調不夠,也可能是時間、天氣、環境等因素影響,這些借口彼此都明白,是一種顧全麵子的策略,誰也不會當真的。但是當時可能是很必要的。

對於麵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應。性格軟弱的人,神經質的人在受到斥責時,更看重麵子,可能會就此意誌消沉,也可能會發展成消極對抗型的人。個性強、自信心強的人受到斥責,容易“兩極分化”,或者是坦率承認不足,或者是公開對抗,也視其麵子傷害情形而定。再有一種人是所謂厚臉皮,“死豬不怕開水燙”,對批評斥責麻木不仁,無所謂麵子問題。這些情況決定領導者在實行批評時要區別對待,不要輕易使人丟麵子。從自尊的角度看麵子,人們為了維護麵子,會加倍努力工作,以達到別人期望的標準。領導者能顧全別人的麵子,正體現其領導水平。如果不慎傷害了別人的麵子,應盡可能予以挽回。做必要的解釋、道歉,及時進行溝通,真正弄清他在想什麼,采取必要的解決措施。

注意麵子問題,應防止走向另一個極端,就是為了維護別人的麵子而放棄原則立場,不敢大膽工作,聽任組織中的“軟、懶、散”泛濫。在領導工作中顧全部下的麵子,實質上就是保護其積極上進的因素,維護他的自尊心,是希望他更自重,激發他的工作熱忱。如果把顧全別人的麵子看得高於一切,勢必掩蓋矛盾,這是一種惰性。“老好人”、“抹稀泥”和組織協調不是一回事。中國是禮儀之邦,凡事喜歡考慮照顧別人的麵子,這一般來說是無可指責的。但當社會生活節奏變快時,一味考慮麵子,勢必會給領導工作帶來消極的影響。

顧全麵子也是雙方的問題。通過溝通、批評與自我批評,去維護和提高雙方的自尊,這才是成功的標準。以犧牲某一方的自尊來顧全另一方的自尊,結果是不平等的。盛氣淩人的批評,使對方丟了麵子,會引起抵觸;放棄批評則是使自己丟了麵子,因為不敢負責,反被對方嘲笑。不敢向對方提出批評,也降低了對方的麵子,因為隻有對方不明事理時,別人才不願意批評他。所以,真正顧全麵子應該包括從良好動機出發的批評。

暗示是一種特殊方式,指的是暗示者出於一定的目的,采用一定的方法,含蓄、巧妙地向對方發出某種信息,以此來影響對方的心理,使其不自覺地接受一定的意見、信念,或改變其行動。

4潤物細無聲

生活中並不是每句話都必須直說的,有時候以暗示代替直言,同樣可以收到預期的效果。作為領導,如果恰當地掌握並運用這一方法,可以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暗示是一種特殊方式,指的是暗示者出於一定的目的,采用一定的方法,含蓄、巧妙地向對方發出某種信息,以此來影響對方的心理,使其不自覺地接受一定的意見、信念,或改變其行動。

1 以故事暗示

某鄉黨委為了加強機關幹部管理,在工作考勤等方麵作了一係列規定,並決定由一位老同誌負責考勤登記。這位老同誌認為這項工作易得罪人,不願意幹,說自己過去就是因為辦事太認真,得罪了不少人,正在吸取“教訓”。

聽了他的話,鄉黨委書記委婉地講了一個故事:某電影導演,為拍一部片子四處尋找合適的演員。一天,發現了一個合適人選,便通知他準備試鏡頭。這個人十分高興,理了發,換上新衣,對著鏡子左照右照,總覺得自己兩顆“犬牙”式的牙齒不好看,於是到醫院把牙齒拔掉了。然後,他興致勃勃地去報到,導演見到他,失望地說:“對不起,你身上最珍貴的東西,被你自己當缺陷給毀了,影片已經不需要你了。”

故事講完了,這位老同誌懂得了“堅持原則,辦事認真”正是自己最珍貴的,他便愉快地接受了任務。

2 以笑話暗示

某單位幾位老同誌反映,晚上機關宿舍住在樓上的青年同誌不注意保持安靜,老同誌在樓下睡不好。黨委書記和這些年輕人閑談時,講了一則笑話進行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