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講話篇(4)(1 / 3)

有個老頭神經衰弱,稍有響動,就很難入睡,恰好樓上住了一個經常上晚班的小夥子。小夥子每天下班回家,雙腳一甩,鞋子便重重地落在地板上,每次都將好不容易才入睡的老頭驚醒。

老頭提了意見。當晚小青年下班回來,習慣地把腳一甩,突然記起老頭的話,於是輕輕脫下第二隻鞋。第二天一早,老頭埋怨小夥子說:“你一次將兩隻鞋甩下,我還可以重新入睡,你留下一隻不甩,害得我等你甩第二隻鞋等了一夜。”

笑話說完,小青年們哄堂大笑之後悟出了笑語的所指,以後就注意改正了。

3 岔題暗示

甲:老何這個人什麼都好,就是有點好大喜功。

乙:昨晚播了《紅樓夢》第一集,你看了嗎?

甲:沒有。你知道嗎,向市裏上報的材料盡說好話,把老何捧上了天……

乙:哦,你不看真可惜,看了就能知道跟電影相比到底哪個拍得好。

不難看出,乙一再岔題,是為了向甲作出暗示:他不願意背後隨便議論別人。如果甲能知趣,說話至此,也該停止對老何的說短道長了。

4 詼諧暗示

這是以幽默的語言或隨意說笑的方式,向被暗示者傳遞信息。

南唐時,稅收繁重,民不聊生,時逢京師大旱,烈祖詢問群臣:“外地都下了雨,為什麼京城不下?”大臣申漸高決定利用這個機會進諫,便詼諧地答道:“因為雨怕抽稅,所以不敢入京城。”烈祖天性比較豁達,聽罷大笑,決定減輕稅收。申漸高借助一句笑話來暗示,竟然為百姓做了一件好事。

正麵批評別人,是一件十分尷尬、為難的事,但作為領導,這亦可算是你的必要工作之一,所以應該把握一下批評的分寸。

當你要進行嚴厲批評時,請預先跟當事人約好一個時間,讓對方有心理準備,你也可以提前思量該事件的處理法。

5批評及時才有效果

身為上司,經常會遇上棘手問題,除了公事,還包括一些私事,如下屬鬧情緒、發生矛盾、糾紛……都需要你去調解。對這些事,作為領導的你必須以朋友的口吻去問對方:“有什麼可以幫忙的嗎”或“有什麼問題呢?看看是否可以替你解決?”這樣,有助於了解問題的因由。

要是工作繁忙,未能及時抽空處理,可以先進行慰問,例如傳遞一張字條,寫道:“我知道發生了不對勁的事,隻要完成手上的工作,我會盡快幫助你解決的。”關切、誠懇,對下屬是一種鼓舞。

當你階段性工作忙完之後,一定要找時間去做善後工作。一方麵舒緩下屬由於彼此矛盾或糾紛造成的緊張氣氛,另一方麵多了解下屬間的矛盾原因,與你製定日後工作方針大有關係。

當你對某下級的工作不滿時,卻又不想當麵批評,怎麼辦呢?不錯,矯正下級的錯誤是你的任務之一,但低調一點,先嚐試改變其態度,更為上策。要是你發現下級犯了錯誤時,可以直接告訴他你心目中的要求,但切忌說:“你們這樣做根本不對!”以提醒的口吻跟對方說為好。

更不要作人身攻擊,例如:“你這個態度,我不欣賞。”或“為什麼你總是不能客觀點。”等,這樣的說法,隻會令雙方關係尖銳對立,對事情一點幫助也沒有。

預先想清楚要說什麼話,大前提是“對事不對人”。

還有,要掌握速戰速決的分寸,一發現錯誤,應立刻采取行動,切勿拖延下去。

拖的不妙之處是,對方會想:“我一直都是如此辦事,為什麼過去沒有意見?”以為另有原因,就更加不肯合作了。同時,你本身也可能把事件淡忘,舊事重提,其震撼力就大打折扣。

一般上司是不會直接找下級員工對某事作批評的,遇上有不滿的地方,總是向部門主管提出,促請他們切實“批評”下屬。

正麵批評別人,是一件十分尷尬、為難的事,但作為領導,這亦可算是你的必要工作之一,所以應該把握一下批評的分寸。

當你要進行嚴厲批評時,請預先跟當事人約好一個時間,讓對方有心理準備,你也可以提前思量該事件的處理法。

把你要說的重點重審一次,這樣可助你減少不安的感覺。不妨寫下一個大綱,準備隨時翻閱,不致因疏漏,而要重講一次。

經常提醒自己:“把握分寸”,“保持冷靜”,“不要匆忙”,態度自然較輕鬆。記著,正麵和誠懇的語態,可以令受批評者較易接受和免卻尷尬。

開場白是很重要的,切忌凡事用“上司認為”來開頭,給對方過大壓力。

可以婉轉地說:“你經常遲到早退,是否有什麼隱衷?”“單位有單位的規矩,你遲到早退,實在對其他同事的工作有影響,而且不公平!”“我欣賞你做事速戰速決,但希望你能依單位規矩而行,以免阻礙正常工作。”

鬆下幸之助對後藤的責罵態度,其巧妙之處在於責罵之後,讓下屬意識到“責罵歸責罵”,但責罵並不意味著對他失去了信心,這才是他用人之道中最為重要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