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胸中有丘壑——劉備的運籌之功與現代經營(5)(2 / 3)

3.

轉換經營機製——成功的關鍵。沈變人改變了在計劃經濟體製下,企業隻考慮生產不考慮銷售,不考慮企業的整體效益和發展前途的舊做法,轉換經營機製,目標是建立現代企業製度,建成變壓器集團公司。具體轉換策略:(1)將原有的6個與生產不發生直接聯係且與外麵關係較密切的部門通過獨立核算和費用承包的方式將其分離出去,打破大鍋飯。(2)讓10個集體分廠脫離總廠。(3)建立大型互感器製造廠。(4)突破計劃經濟經營範疇,針對我國未來電力發展主要在南方,而大型變壓器廠均在北方,運輸難問題難以解決的情況,大膽跳出北方這個地域,在經營戰略上采取主動,到南方去建廠。

沈陽變壓器廠適變經營,敢於突破舊框架,建立新體製的思路可以說是受了劉備“隨機應變”領導藝術的較大啟發,並將之在現代條件下的合理運用。不管怎樣說“變則通”,墨守成規隻有死路一條,則是現代領導所應牢記的一個準則。

11.機不可失,時不我待

當日席散,孔明親送法正歸館舍。玄德獨坐沉吟。龐統進曰:“事當決而不決者,愚人也。主公高明,何多疑耶?”玄德問曰:“以公之意,當複何如?”統曰:“荊州東有孫權,北有曹操,難以得誌。益州戶口百萬,土廣財富,可資大業。今幸張鬆、法正為內助,此天賜也。何必疑哉?”玄德曰:“今與吾水火相敵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信義於天下,吾不忍也。”龐統笑曰:“主公之言,雖合天理,奈離亂之時,用兵爭強,固非一道;若拘執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宜從權變。且‘兼弱攻昧’、‘逆取順守’、湯、武之道也。若事定之後,報之以義,封為大國,何負於信?今日不取,終被他人取耳。主公幸熟思焉。”玄德乃恍然曰:“金石之言,當銘肺腑。”於是遂請孔明,同議起兵西行。

劉備一向作風比較穩健、果斷,偶爾一兩次猶豫不決,也是顧慮太多造成的。在劉備的心目中,根本就沒有難倒他的事兒,就憑自己劉皇叔——漢室貴族,天生就是高智商的人,就算是在決策上不及孔明、龐統,領兵上比不上關羽、趙雲。但自己有人緣呀!實在不行,可以請他們幫忙嘛,劉備的小日子過得也算是優哉遊哉!

不過,劉備還不是超人,一樣有難心的時候。這不,攻打西蜀就把他給愁壞了,猶豫不決的老毛病就又犯了。原來,劉備顧慮的是“信義”二字,還時不時地拿曹操這奸雄比較,總以為曹操是如何如何地差勁,自己又是如何如何地好,口口聲聲仁義道德。殊不知,這“大耳賊”的名號也不是有名無實。既然這樣,就不要再說什麼了,還是研究打你的西蜀吧!劉備每遇困難,總有賢人來助陣,這次打西蜀,雖然名義上不符人心,說不過去,但也是勢之所趨。還多虧鳳雛先生明辨是非,要不然還不知猶豫到何時,真的要錯過這個時機,劉備可就慘了,可見,這是一個時機把握的問題。不管怎麼說,人家龐先生搞軍事策略這麼多年,什麼大風大浪沒闖過,什麼場麵沒見過,怎麼著也有些經驗吧!因此像這種事,對他來說,簡直是小“case”,一見便知怎麼做。

而劉備卻死抱著“仁義”的帽子不放,說什麼也不肯,這下可急壞了龐統。雖說劉皇叔的事業是為了興複漢室,並不關己,實在不行,自己可以隱遁山林,買個別墅,快活一世算了,還跟你劉備操這份心。無奈,龐先生是個知恩圖報、忠貞不二之人,受魯肅、孔明的委托,不敢逃避責任。見劉備死不開竅,於是拿出自己的特長,一頓神侃,倒把劉備說得心服口服。

劉備也是一位開通之主,不然,如果是昏庸之君,縱使十個龐統也不會聽從,徒使大好時機白白過去。劉備當然知道時機的重要。龐統的一番勸說,早就開了腦筋。可見,當機立斷,把握時機,將有利於劉備占據大好形勢。想必劉備在茶餘飯後一定會想到龐先生的那幾句箴言。

當今社會是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因此,機遇對一個企業來說至關重要。有的企業成功了,有的企業卻失敗了,然而它們的力量可能相當,關鍵一點,便是它們抓到了企業發展的先機。當今社會又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信息將會對企業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往往一個企業最先獲得了企業發展信息,及時做出決策,將對企業的最先發展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俗話說,一半靠實力,一半靠機遇,兩者並重。在現代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機遇顯得更為重要,那麼,機遇並不會平白地迎接誰,需要每個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創造機遇,發現機遇。

在上麵這個例子中,充分體現了時機的重要,同樣道理,現代企業也需要這種觀念,在劇烈競爭和急速變化的現代社會中,如何才能使企業得以生存發展?關鍵之一,就是要在客觀環境不斷變化的時候,抓住時機,敢於及時作出正確的決策,不然就可能錯過機會。敢於決斷,就要勇於承擔風險。一個墨守成規,不願作出承擔風險決定的人,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現代管理者。